海口網2月2日消息(記者 李云川)自今年初海口電動車開始上牌,一個月以來已有1萬多輛電動車上了車牌。1月31日記者通過對龍昆南路、海秀路等多路段上牌電動車進行觀察,發現已上牌的電動車依然存在闖紅燈、闖機動車道、逆向行駛等問題。
上牌電動車依舊違規行駛
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海口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電動自行車、超標電動自行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沒有劃設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當在道路右側非機動車行駛范圍引導線內行駛。”同時規定了“禁止駕駛電動自行車、超標電動自行車在道路上逆向行駛”,“駕駛電動自行車、超標電動自行車應當遵守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的指示”等,可記者通過調查走訪發現,不少電動車盡管已經上牌,可依然違反了上述規定。
1月31日上午11時許,記者在龍昆南路南大立交橋下南沙路口處,發現經過該處的3輛電動自行車均上了車牌,可見了紅燈沒有停下、依舊繼續行駛,而且還直接闖進了機動車道,夾在機動車的車流之中。在龍昆南路海德路口處,記者看到一輛掛著車牌的電動自行車放著寬敞的非機動車不走,卻快速地在機動車道上行駛。還有一輛上牌的電動車,不但行駛在機動車道上,而且還一路逆行。
?
?
市民建議加強執法管理
如何規范上牌后的電動車管理,備受市民關注。
市民方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僅僅靠給電動車上牌,是很難管住違規行為的,電動車主應該提升素質,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同時還要靠交警加強管理等等。
海南昌宇律師事務所勾洪剛認為,給電動車上牌,可對電動車進行約束,使車主有一定壓力,不敢亂闖,有利于交通管理。但如果僅僅靠給電動車上牌,就想完全管住電動車交通違規行為,仍然是件很難的事情。因為電動車不像汽車那樣,能夠被電子監控設施實時記錄下來,違規處理也有相應的程序。對交通違規的電動自行的處理措施是否到位,執行是否到位,是決定能否管得住上牌電動車的一大難題。比如對違規的電動車實行扣車處理,對方的電動車如果很舊的話,車主有可能不會接受處理,干脆不要電動車了事。如果處理電動車交通違規的相關措施落實不到位,上了牌也難起到管理實效。
海口某大型商業公司副總經理余先生說,電動車數量多,如何規范上牌后的管理確實是個管理難題。如他所居住的小區,就已發生過車主的電動車車牌被人盜走的事情。盜牌或套牌現象對電動車上牌后的管理也是一種新的考驗。
新聞速評
上了車牌更要管好
法學界有句流傳已久的名言:“徒法不足以自行”。意思是,只有法令不能夠使之自己發生效力,關鍵還是要靠有效地執行。
這句名言,在海口的電動車問題上,再次得到了印證。自今年初開始上牌起,目前已有1萬多輛電動車上了車牌,可不少已上牌的電動車依然存在種種違章亂象。以前沒有車牌,電動車“亂”,令人頭痛不已;現在上了車牌,“亂”象依舊,讓人哭笑不得。
電動車不僅是廣大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綠色出行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關系到城市文明形象和良好的交通秩序,而且關系到百姓出行便利和生命財產安全。大家滿心期待實行上牌后,能有效地規范電動車的通行秩序,可現實的尷尬說明了,要管好電動車,可不是光憑一個牌子就可以將問題解決的容易事。“上牌”和“守法”之間還遠不能劃等號,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對于主管部門而言,電動車上了車牌,只是規范管理的第一步。不能“畢其功于一役”,而要用好“上牌”這個載體,通過技術手段抓拍、加強路面巡查執法等工作規范管理,加強對違章行為的處罰力度。對于電動車主而言,要真正樹立文明交通的意識,不要把上牌當成去“趕時髦”,不要單純為了給車領張“身份證”,而是要更加自律守法,否則上牌就是流于形式。
要管好電動車,非要動點真格才行!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