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云南石林遭遇的干旱已造成全縣4萬多人飲水困難。據石林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介紹,截至1月29日,全縣81座小型水庫壩塘已干涸32座,1萬多畝莊稼絕收。據當地村民介紹,自去年六月份以來石林就沒有過徹底的降雨,每天只能去8公里外的地方取水。為了找到水源,當地政府帶領村民“鉆進”40深的地下找水。圖為村民在地下挖土找水。中新社發任東 攝??
?
海口網2月3日消息 記者3日從云南省石林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獲悉,自2009年發生干旱以來,石林縣已遭遇3年連旱,截至2012年1月29日,該縣小(二)型水庫壩塘已干涸32座,全縣40個村委會87個自然村11653戶44150人、23156頭大牲畜出現飲水困難,10000余畝農作物絕收。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石林縣累計降雨536.1毫米,比歷史同期869毫米少333毫米,偏少38.3%,比2009年、2010年分別少24.1毫米、291.6毫米,屬有氣象記錄以來降雨最少年景。2011年全縣水庫壩塘蓄水總量僅為3455萬立方米,占年度蓄水計劃8300萬立方的41.6%,且與2009、2010年相比分別少蓄1110萬立方米、2842萬立方米,屬2000年以來蓄水最少年份。
石林縣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水資源嚴重匱乏,資源性、工程性缺水并存。據介紹,雖然中央、省、市、縣各級各部門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加大水資源開發利用,健全完善配套設施,但受歷史欠帳大、投資不足等因素制約,當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總體薄弱,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相對偏低,供水仍然不足,能排能灌的高標準農田比例不高。
石林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認為,石林縣的喀斯特地貌“先天性”資源性缺水,加之生態環境惡化、全球氣候變暖,造成旱災較為突出;同時,抗旱工程建設不足與病險設施較多矛盾突出,加大了水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壓力;還有大規模實施應對旱災采取的提水、調水、抽水、送水、控水等措施,也增加了水資源的管理運行成本;另外,因抗旱工作點多面廣,且解決方式不盡相同,難以形成系統、規范的工作格局。
“如果到今年三四月份依舊沒有有效降雨的話,飲水困難的人數將超過8萬人,絕收的農作物將超過3萬畝。”為了遏制這種趨勢,目前石林已從節水宣傳、限量供水、尋找水源、保護水源及加大投入等多方面開展抗旱工作。截至目前,該縣已有49件抗旱應急工程完工,共解決4562戶15706人、8583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問題;有8件抗旱應急工程正在建設,預計投資213.92萬元,另外還有7件抗旱應急工程正在計劃建設中。
?
相關鏈接:
學者研究證實:氣溶膠增多會加劇干旱和洪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