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5日消息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the Lantern Festival),春燈節,是中國漢族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于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元宵佳節將至,新華社記者帶您看看各地鬧元宵的傳統習俗,以及海外華僑迎佳節的熱鬧景象。?
山東
2月4日,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郯城街道辦事處新立村村民在觀看點燃的蘿卜燈。
當日是農歷正月十三,是民間開始上燈的日子,魯南地區部分農村有在這一天開始做蘿卜燈、點蘿卜燈的習俗。人們把洗凈、截好的蘿卜挖出內瓤,形成燈碗狀,在外壁刻上“春”“福”或生肖圖案,再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蘿卜里,就成了蘿卜燈。當地群眾在元宵節點蘿卜燈,期盼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新華社發(張春雷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