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14日消息? 2月10日晚間,中國雨潤食品集團有限公司(1068.HK)發布2010年盈利警告,預計集團2011年全年凈利潤數額,相比2010年下跌近38%。這也意味著該公司下半年凈利潤僅為0.8億元,其中2011年第四季度單季的虧損就在4億港元以上。
“媒體的持續負面報道、原材料的漲價等原因是公司業績出現滑坡的重要原因。”在2月10日晚間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中,雨潤集團董事長祝義才反復如此強調。
不過,一長期觀察雨潤的私募投資人則認為,“雨潤的業績下降,更重要的原因是該公司的會計政策回歸正常,曾經的補貼數量大幅縮水,‘負商譽’也沒有了。”
2011年,雨潤食品激進的擴張模式和會計政策,遭到了做空機構“渾水”以及媒體的持續關注。而放棄了“負商譽”等財務技巧之后,雨潤或許不得不面臨一輪慘痛的“回歸”。
截至2月13日收盤,雨潤食品收報10.90港元/股,跌幅達20.32%。
單季巨虧探源
自雨潤食品IPO登陸香港市場之后,還未遭遇到如此慘痛的業績滑坡。
2月10日,雨潤食品公布2011年全年業績盈利警告,表示根據集團2011年度未經審核管理賬目之初稿顯示,集團2011年全年凈利潤相比2010年下跌38%左右。
根據雨潤食品2010年年報顯示,該公司2010年全年凈利潤達到了27.28億港幣(約人民幣21.8億元)。而該公司2011年半年報披露,2011年上半年,雨潤的凈利潤達到了16.09億港元(約人民幣12.8億元)。如以2011年全年凈利潤下跌38%的幅度來進行計算,則可以得出雨潤食品2011年下半年實際凈利潤收入僅為0.8億港元。
以此,有分析人士對記者估算,單雨潤第四季度的虧損額就應該在4億港元至6億港元之間。
“由于媒體持續多月的負面報道影響了集團的商譽和消費市場對于集團產品的信息。以及原材料(特別是生豬成本)大幅上漲,集團2011年下半年(特別是四季度)的經營環境變得極度艱難。”對于下半年公司業績出現大幅下降的原因,祝義才在分析師會議上以及公告中,均給出了上述媒體負面報道和成本上漲的兩點理由。
不過,有長期觀察雨潤食品的投行人士認為,這兩點理由均站不住腳。
“媒體的負面報道實際上在2011年11月左右已經被止住,而原材料中的豬肉價格在2011年9月以后還出現了回落。”一位要求匿名的投行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即便是受到了上述兩點的影響,但也不會造成這樣的后果,這種的解釋讓人難以相信。”
一行業內人士也對雨潤今年下半年的巨額下滑表示了吃驚,并表示絕不會是成本上漲造成的。“事實上,去年下半年開始,生豬價格就開始下跌了。”
而國金證券的分析師陳剛則告訴記者,“根據我們的監控的數據顯示,雨潤與雙匯的產品的銷售都非常好,受此前媒體負面報道的實際影響不大。”
雨潤的“回歸”
一面是雨潤食品有史以來最大單季度虧損,而另一面卻是市場中并無顛覆性改變的回饋,雨潤食品凈利潤大幅下滑的真正原因,似乎都在指向一個方向——雨潤正從激進式會計方法“回歸”保守。
根據雨潤2011年上半年年報披露,該公司在該半年所得到的“負商譽”的收益破天荒為0元,而至2010年上半年,這個數字還是1.3億港元。
所謂“負商譽”的釋義,雨潤食品在其財報中有解釋,“商譽(負商譽)于收購附屬公司及聯營公司時產生,是收購成本‘超出’被收購資產公允價值的部分……收購成本低于被收購資產的公允價值,在雨潤食品當期的財務報表中,差額部分將被‘即時確認’為凈利潤,此之謂‘負商譽’”。
同時,該公司上半年所得到的政府補貼也僅為3.5億港元,相較2010年上半年高達4.6億港元的政府補貼收入,下降約23%。
此前2006年至2010年,雨潤食品獲得的“負商譽”收益分別為0.39億、0.5億、1.93億、1.19億和1.86億港元。而在這些年間,雨潤食品獲得的政府補貼分別為0.37億、1.23億、0.99億、4.26億、7.13億港元。以2010年來計算,當年雨潤食品的“負商譽”和政府補貼的收入,占到了該公司全年凈利潤的約30%。
正是因為此類激進的會計準則,雨潤食品的經營模式,以及實際財務收入遭到了來自做空機構“渾水”和國內諸多媒體的質疑,這也直接導致在2011年下半年,雨潤的股價暴跌近30%。
“盡管沒看到雨潤2011年的財報,還無法確認真實原因。但根據2011年半年報中的數據,和目前大幅預減的披露,很有可能是雨潤在進行財務還原。”前述長期觀察雨潤的私募人士認為,種種跡象表明,雨潤正在拋棄當初激進的會計方式,并為以往“還賬”,而這也直接導致了雨潤今年財務數據的“難看”。
“洗牌”的代價
市場馬上就作出了反應。
2月13日,雨潤食品開盤就低開暴跌17%,盤中股價略有回升后繼續下跌,且呈現放量交易的趨勢。最終當日收盤價為10.90港元,跌幅達到20.32%,當日成交額達到17.5億港元。
“雨潤四季度虧損的信息超過了市場的預期。”國泰君安分析師郭日升的這個觀點代表了大部分市場人士的看法。
野村證券在第一時間發布報告稱,相較于競爭對手的負面消息,雨潤的情況并不是特別嚴重,但公司業務回升的速度較預期慢,這顯示管理層在品牌重建的執行力令人擔心。
野村證券將雨潤2012年度核心凈利下調55%,評級由“買進”調降至“減碼”,目標價格減至9.5港元。。同時在花旗集團發表的研究報告中,也將雨潤食品評級由“買入”下調至“沽售”,目標價由12港元削減25%至9港元?
“這是一個比較明顯的財務‘洗澡’過程。”國內長江證券分析師王奇瑋認為,“雨潤很有可能借這個機會,把最糟糕的一面都在今年四季度的財報中展現,以期未來能有一個‘相對好’的基礎數據。”
而熟悉雨潤的人,則更喜歡將這個事件看做是長袖善舞、精于資本運作的祝義才的一次“大洗牌”。“打完這手爛牌,祝義才才有機會,開始他下一次的運作。”
然而,一個無法避免的事實是,在經歷了渾水等機構的做空后,雨潤此舉必將遭受新的陣痛期,2012年雨潤的經營業績,或也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野村證券的報告就認為,雨潤第四季疲弱表現可能延續至今年第一季,2012年獲利壓力不小。而前述投行人士則更加看淡,“保守估計雨潤的經營面在今年三季度才會恢復到正常公司的運營狀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