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15日消息(記者 吳開詩 實習生 段燁)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近年來,海口城區建設面貌日異月新,環境大有改觀,可是鎮村環境污染問題仍令人堪憂。如何保護鎮村“綠水青山”,成了海口市“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垃圾污水農藥成主要污染源
自從2009年7月開展環境綜合整治以來,歷經兩年多的時間,環境衛生有了明顯的變化,環境整治也由當初的主城區向鄉鎮延伸,由主要街道向小街小巷延伸。盡管海口政府對環境的整治沒有間斷過,但鄉鎮、農村環境衛生管理不到位,環境臟、亂、差現象嚴重,對環境造成了污染。
大量的塑料袋、農業生產薄膜、快餐盒、廢電池等生活垃圾無人回收、不可降解。由于農民缺乏環境保護意識,農村垃圾管理機構和處置設施不健全,加之農村傳統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制約,房前、屋后、道路兩旁到處都成了農民生活垃圾的天然排放場所。這些垃圾不僅對土壤、水源造成危害,同時也污染著空氣,破壞著農民的生活環境。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禽畜養殖業開始從分散的農戶養殖轉向集約化、工廠化養殖,在養殖業經濟效益快速增長的同時,畜禽糞便和養殖廢水無組織排放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壓力,成為農村污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過量使用的農藥、化肥,不僅污染水源,導致土壤酸化以及物理性質惡化,更嚴重的是增加食品中的有毒成分,危害人體健康。
發展生態農業 減少農藥化肥污染
嚴音莉代表認為,從源頭上控制化肥和農藥的大量施用,結合節水灌溉技術,提高農業水、肥利用效率。平衡施肥,科學使用農膜,推廣可降解農膜,提高農膜回收率。加強對農用化學品施用量、施用方式及施用時間的規范和管理,大力推廣生物農藥和低毒、低殘留農藥,嚴格禁止高度、高殘留農藥在我市的生產和施用。
以地定畜,合理規劃畜禽養殖業布局,鼓勵畜禽糞便資源化。嚴格控制生活垃圾等露天焚燒,研制、開發低成本、高效益,適宜在農村推廣應用的農業廢棄物資源化新技術和新產品。繼續推廣和啟用新型沼氣池,推進農村廚房、廁所、豬圈的改造,使環境衛生得到改善,農民得到實惠。
規劃環衛設施建設 開創環境管理機制
鎮村環衛工人配備不到位,環衛工人的待遇較低,造成工作積極性不高。加之,鄉鎮環衛經費沒有保障,對環衛工作投入不足,環衛設備落后,配備落后,不能滿足環衛工作的需求。
易梅代表建議,強化政府對鄉鎮、農村環境衛生管理,做好鎮、村環衛設施規劃建設,開創鎮、村環境管理機制。同時,保障經費的逐步投入,保障環衛經費,建立健全環衛作業隊伍。此外,鄉鎮要組織制定好村(居)委會環境衛生工作指導意見,要實行環境衛生工作責任追究制度。
代表認為,應按照“戶集、村收、鎮運、市處理”的要求,建立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的長效機制。
李淑霞委員建議,實施工程減排,抓好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等污染治理工程建設。強化管理減排,嚴格環境準入,加大環保執法監察力度,保證各類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加大政策激勵減排,進一步完善污水處理費、排污費征收和使用等政策,研究建立污染減排投資融資激勵機制,促進污染減排。
宣傳環保意識 營造環保社會氛圍
嚴音莉建議,加大對農村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使農村環保意識深入人心。政府可利用各種媒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工作,努力營造一個人人關心生態環境、時時注意環境保護的社會氛圍,提高群眾環保意識。
另外,政府要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投入,加強農村飲用水建設與管理,確保農村飲用水源地環境安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