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18日消息?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昨天宣布,神舟九號飛船將于今年6月至8月擇機發射,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展開手控交會對接,飛行乘組將由3名航天員組成。
去年我國成功實施了“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昨日消息,經全面總結和綜合評估,工程各系統均具備執行載人交會對接任務條件。因此“天宮”與“神九”的交會對接將有人參與,這是我國首次實施手控交會對接。
任務期間,航天員將進入“天宮一號”工作、生活,開展相關空間科學實驗,在完成預定任務后返回地面。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新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射時間定于6月至8月,主要是根據我國航天發射總體計劃及任務要求而定,過早發射可能準備不足,過晚則影響后續的“神十”任務。
目前,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軌工作正常,具備航天員駐留條件。去年11月15日,“天宮”與“神八”分離,升軌至距離地面380公里左右的軌道運行,隨后轉入長期管理,按計劃陸續開展各項科學探測實驗。期間,科學家對其進行軌道維持和保持,定期檢測各種設備,確保下次對接時狀態良好。
目前,神舟九號飛船、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已完成總裝,正在進行出廠前的各項測試,航天員正在開展任務訓練,發射場、著陸場、測控通信等系統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亮點1
手動對接操作精細
焦維新表示,這次“神九”發射與“神八”沒有太大區別,最大不同就在于將實施手動交會對接,而這是必須掌握的關鍵技術。“正常情況下一般都是自動交會對接,可一旦軟件等出現問題,就需由航天員手動操作”。
這對航天員的身心都是極大的考驗,對眼手協調性、操作精細性、心理素質等要求非常高。在此過程中,航天員要看著電視圖像,根據實時傳輸的數據,如距離、高度、軸線差別、相對速度等,讓兩個航天器一點點逼近,根據仔細計算決定速度變化方案,完成交會對接。
為此,航天員需在地面做大量模擬試驗,對各種預案了然于心,熟練掌握。“他們現在展開的訓練是全面的,在太空將做什么事情,在地面都要先模擬試驗,反復做”。
>>亮點2
太空駐留時間更長
此前進行的“神八”與“天宮”交會對接,盡管是無人狀態,但很多過程均按有人的標準進行。“神八”還攜帶了形體假人上天,模擬發出信號,為下一步載人飛行進行驗證。
此次航天員在太空工作、生活、實驗所需的部分產品,去年已隨“天宮”上天,包括于太空鍛煉的自行車和下體負壓筒、各類服裝鞋襪、睡袋、航天食品、診療箱等。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載人航天飛船系統副總設計師李蔚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今年元旦后,航天員將與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進行載人合練,以更深入地熟悉飛船,達到“人船匹配”。
此后還將進行數月的聯合演練,讓航天員與“神九”狀態契合。相比此前的載人航天飛行任務而言,在此次“神九”與“天宮”對接任務中,航天員將在天上停留更長的時間。
>>懸念
女航天員是否登場未定
女航天員是否將隨“神九”飛天,并參與手動交會對接任務的實施,目前仍是一個懸念。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曾透露,我國首次選拔的女航天員正在進行交會對接任務訓練,不遠的將來,我們將能看到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太空飛行的英姿。
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陳善廣去年接受新華網專訪時曾表示,中國之所以選拔和培訓女航天員,是因為沒有女性參與的太空活動是不完整的,她們在飛行團隊中可起到男性無法實現的作用。
陳善廣還表示,我國第一批航天員仍是這一階段交會對接任務的主力,已經執行過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仍有機會再次飛天。
>>考驗
太陽風暴正處于高峰期
有科學家預測,今明兩年太陽風暴將進入高峰期。焦維新表示,防止太陽風暴對航天活動的影響,關鍵是做好預報。
他介紹,太陽風暴一般都伴隨著耀斑爆發,短時間內可使電離層聚集,影響航天器通信,此時可改變通信頻率,嚴重時暫停重要的操作,發射和變軌也要避開,不至于造成很大影響。
據了解,中科院空間環境研究預報中心每天都預報太陽活動,及時提供給北京飛控中心,后者據此對“天宮”做出及時調整。
“這叫空間天氣預報,國家氣象局、中科院空間中心、國家通信部門等都在做,根據不同狀況有相應預案,雖然不是百分百奏效,但基本有效。”焦維新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