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20日消息??今年春節黃金周,三亞“宰客門”事件對海南旅游的形象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如何改變這一現狀?日前,海南大學廣告系主任、國際戰略傳播學會理事長畢研濤,通過微博就如何提升海南旅游形象,征集社會各界的建議。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們紛紛為提高海南旅游形象建言獻策,其中不乏真知灼見。南國都市報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1
建議將欺客宰客經營者永遠逐出海南市場
畢研濤(海南大學廣告系主任、國際戰略傳播學會理事長):“今年春節,三亞頻頻被曝‘宰客門’等事件,不僅影響了三亞的旅游形象,對整個海南的旅游形象都是打擊。”
作為一個在海南工作多年的學者,畢研濤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對海南旅游形象受損感到十分痛心,他想通過這次征集,了解社會各界對海南旅游形象的認知,并為之后的調研、討論做些基礎工作。
在畢研濤看來,一個地區品牌形象的樹立包括三個部分的內容。“首次是該地區自身的創造性工作,自己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這部分占80%;其次是該地區各部門之間的協調統一,這部分占15%;最后才是靠傳播,這只占5%。”畢研濤說,因此,要想提高海南的旅游形象首先就是要把自己的事情的做好,提供良好的服務,并及時地傳播出去。
對于三亞頻頻爆出的“宰客門”事件,畢研濤認為,其中最主要的根源就是“利益”二字,一少部分人抱著想在海南一夜暴富的心態來做生意,最終導致欺客宰客事件的頻發。“這也是一種心態問題,建議政府對屢次欺客宰客的經營者建立黑名單,永遠逐出這個市場。”畢研濤說。
2
提升海南旅游形象需以謙虛的態度進行心理雕刻
楊哲昆(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與藝術學院院長、海南旅游研究所所長):“海南旅游形象提升的過程是一個市場心理雕刻的過程,需要我們生在海南的每一個人共同努力,提升海南旅游形象,需要媒體對國際旅游島這個理念進行深度推廣。”
楊哲昆說,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這個重大戰略,對海南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一方面,在國際旅游島這個戰略中,海南無疑是站在了一個舉世矚目的地方,投資增多、前來旅游度假的人也在增多,各方面的政策也在向海南傾斜。但另一方面這對海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人們也必然會以更高的標準來衡量海南的旅游建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來對待我們自身的工作和世人的批評。
楊哲昆表示,國際旅游島不僅僅是一個提法,而是切切實實的生產出高質量的旅游產品來。無論媒體對其形象如何包裝、如何對其理念進行傳播推廣,沒有自身過硬的產品質量最終還是不能提升海南的旅游形象,反而會造成更壞的結果,質量是國際旅游島的基礎。這是一種鞭策,需要我們有更高層次的自我要求。
“三亞出現的宰客事件產生這樣大的風波,是給我們敲的一個警鐘。”楊哲昆說,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標準要高,管理要落實,而落實政策的關鍵是要透明。
3
凈化海南旅游環境是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
博友“李氏重慶”(中國旅游新聞通訊社記者):旅游業是海南的一大支柱產業,2011年全省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實現340億元,從產業來看,第三產業提供的稅收占了73.3%。其中,海口和三亞分別突破60億元和50億元大關,旅游收入是海南經濟的一大支柱,凈化旅游環境、實現海南旅游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是海南當務之急。
首先,他指出,第一要堅決消滅“零團費”、“低團費”現象。對于“零團費”、“低團費”的旅行社要實行黃牌警告,三次黃牌就取消其運營資格,以此遏制旅游業的不正當競爭。同時堅決消除導游“零工資”、“低工資”的現象。把導游納入最低工資保障范圍,維持導游自身生存,以此減少導游不得不從游客身上斂錢的事件。
同時,海南應提倡“純玩團”、“純游團”。提倡無購物、少購物或不強制購物的旅游團,景區購物場所需將物價控制在合理范圍,即將物價由物價局規定在合理范圍。游客所附小費應明碼實價,與國際旅游接軌。他從歐美各國和臺灣地區的做法提出,游客在與旅行社簽合同時就明碼實價地給導游小費,規范小費標準,既穩定了導游和司機的收入,減少其宰客事件,又和諧了與游客之間的關系,使旅行社和游客在游覽上“雙滿意”,在經濟上“雙贏”。
此外,海南應借鑒臺灣等地做法,大力推行亮牌經營。他建議海南無論是出租車、旅游大巴,司機還是導游,都實行掛牌,在車身上噴出司機的姓名和監督電話,司機和導游掛的牌子上也都寫明其姓名。交通和旅游部門的監督電話24小時有人接聽,并能及時趕赴現場。
他在海南旅游多次,大多游覽的是自然風光,他為此建議要增加海南人文方面的旅游開發。把“五公祠”、“海瑞墓”、“宋氏祖居”等列入觀光景點中。自然景觀與上述人文景觀緊密結合起來,使游客知道海南與大陸的歷史淵源,知道海南精英在中國歷史上的貢獻和地位。
4
海南旅游形象需要全社會共同“呵護”
王建生(海南省旅游發展研究會會長、中國旅游報海南記者站站長):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一直以“陽光海南”、“度假天堂”為形象,然而自三亞相繼爆出“宰客門”“打人門”和“導游門”事件后,人們開始認識到,旅游形象的真正落腳點還是在于產品、在于服務。國際旅游島建設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建設、維護和傳播,“是全社會共同思考形成的過程。”
5
其他網友建言獻策構建區域旅游形象及其戰略
呂尚彬(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首先,海南從行政層面提出了建設東方夏威夷的目標,似乎并沒有實施系統的區域形象以及旅游形象建構戰略;其次,海南旅游形象的問題主要出在行為識別方面。治本,則需要對海南進行定位,并全面推行形象傳播戰略;治標,則首當其沖的是要根除餐飲宿等關聯行業旺季漲價、隨意宰客等殺雞取卵行為。
黃永誠(天涯社區規劃規則部副經理):海南旅游形象提升,首先要重視對本地人文文化的挖掘、升華和傳播。其次,健全旅游體系,除了關注硬件資源的配置之外,區域品牌推廣、旅游產品設計、服務質量提高、用戶互交渠道等幾個方面的建設也應該同步跟上。以文化為綱,體系為目,綱舉目張全盤皆活。
孫海(華美地產海南分公司投資經理):要從人的心態抓起,改變他們的觀念。現在很多海南人包括來海南發展的大陸人想的都是海南是國際旅游島了,有多少發財的機會,地價漲,房價漲。連吃個飯都跟著國際旅游島這個名字漲。很少人想到應該做什么來推動國際旅游島的發展。
網友“馮山108”:一,成立維護消費者任何不公權益的快速移動與傳媒同步公開處理執法隊;二,嚴格檢驗在島上流通的各種食品商品的入市質量標準與外國先進國家同步;三、在島上實行民主法治先例提高國際形象的誠實根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