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視點
南京作出最強硬抗議
針對南京宣布“暫停與名古屋市政府間的官方交往”一事,國際關系學院日本問題學者楊伯江教授認為,這是近一段時期針對日本個別政客否認南京大屠殺問題最強硬的抗議動作。
從外交上看,由于河村的言論傷害了南京人民的感情,南京市政府作出這個決定也是符合外交慣例的。另外,此次南京市只是講暫停與名古屋市的官方往來,這個表述也是對兩座城市未來可能恢復交往留有余地,也許河村對他的言論道歉或有所讓步,甚至名古屋市市長輪替后,兩座城市的官方交往也會陸續恢復。
此外,楊伯江分析,此次事件后國內網絡上網民的聲音也對南京市的最終動作起到助推作用。
河村言論或為迎合日右翼
中日共同歷史研究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王新生認為,河村作為一名日本政客在會見中方代表團時提及南京大屠殺并不顧及中方感情否定南京大屠殺,顯然不合時宜。
王新生表示,南京大屠殺在中日政府層面交往中一般是雙方都會回避的話題,因為雙方在遇難人數的具體數字上一直沒有達成一致。目前在日本,無論是政界、學界還是民間,大部分日本人已經認同了南京大屠殺的存在,只有少部分人及右翼團體一直否定南京大屠殺。在日本政界,日本主流政客的態度是不否認南京大屠殺。
王新生認為,不排除河村的言論是為了迎合日本右翼團體的需要。
對于在河村發表否定南京大屠殺言論時中方官員是否應有激烈反應,王新生認為,在官方場合日方有上述言論是傷害中國人民尤其是南京人民感情的,中方官員應該對此有回應,但回應的分寸應視現場情況而定,畢竟中日雙方都不希望因此影響中日關系大局。
■ 人物
河村數次欲為“大屠殺”翻案
其父曾參與侵華戰爭,投降后遇南京市民善待
作為一名還算資深的政治人物,河村聲稱“南京大屠殺不存在”的理由讓人難以理解——他稱,大屠殺之所以不存在,是因為1945年時,南京市民曾十分友好地對待他作為侵華日軍士兵的父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