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2月24日電? 龍年開春,重慶勞務市場迎來招聘求職高峰,記者本周走訪重慶主城區部分人才市場發現,一些基礎性崗位“僧少粥多”,招工較為困難。
招聘現場“冰火兩重天” 基礎性崗位招工難
重慶觀音橋智成人才市場內人頭攢動,一場商場百貨、酒店餐飲、科技行業專場招聘會吸引了數百名求職者。然而,招聘會現場卻呈現“冰火兩重天”,營銷、文秘、財會等職位十分搶手,基礎性工作崗位展臺前則略顯冷清。
“我等了整個上午,就只收到了5份簡歷。”重慶力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人員馮磊說。據他介紹,公司這次招聘摩托車事業部生產作業員,薪酬標準與行業平均水平持平,但應聘者寥寥無幾,50人的招聘計劃難以完成。
馮磊說,摩托車零部件生產、組裝工作強度較大,在西部地區的待遇也要低于沿海地區。許多返鄉農民工擁有了一定技術和工作經驗后,不愿意再從低做起,而把眼光放在了管理層或是轉向其它較為輕松的行業。
“我們酒店行業普遍都存在‘用工荒’現象。”重慶市渝北區一家五星級酒店招聘人員陳玲說。每逢過年期間,各家酒店都會流失許多基礎性崗位工作人員,有時甚至占到了這個崗位總人數的20%,只好等到第二年開春后重新招人。
陳玲說,很多求職者對酒店招聘十分感興趣,但了解到招聘崗位是服務員后,就打起了退堂鼓,真正達成就業意向的不多。“現在年青一代打工者大都是獨生子女,不愿意從事基層的服務工作,認為服務員總要低人一等。”
在招聘會上,重慶途作林杰有限公司的“GIS數據工程師職位”則完全被“晾”了起來,沒有一位求職者前來咨詢。
“我們是一家地圖數據和服務提供商,招聘測繪制圖、遙感等專業背景的人員,且要有一定的空間數據庫設計經驗。”該公司招聘人員王小麗說,這類人才需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大量的實踐操作,目前重慶市場十分稀缺。
人才市場“僧少粥多” 求職者選擇空間大
與企業擔心招不到人的心情相比,抱著“選份好工作”心態的求職者不占少數。
來自重慶綦江縣的盧洪是一名“80后”返鄉農民工,去年下半年剛回到重慶主城區找工作。他曾在廣東珠海一家汽車零配件企業做過生產組裝、燒焊等工作,有5年的打工經歷。
“我現在快到成家立業的年齡了,不想到外面打工了,只想找份穩定的工作長期做下去。”盧洪說。他不會考慮再做以前焊工的工作,“焊工雖然每月收入不錯,有近3000元,但長期做下去對眼睛傷害大,我想找份輕松點的工作。”
近兩年來,隨著重慶經濟快速發展,各類新興產業蓬勃興起,就業崗位日益增多,吸引了越來越多像盧洪一樣的農民工返鄉就業。據重慶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統計,2011年重慶到外省務工人員從2010年的450萬人降至398萬人。
然而,返鄉就業人數不斷增加卻未能完全滿足部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在重慶智成人才市場今年開春以來舉辦的10場招聘會中,約有1萬家企業為近10萬求職者提供了14萬多個職位,每位求職者約有1.5個職位可供選擇。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從全國范圍來看,近年來西部地區承接了東部地區轉移的產業,更多農民工實現返鄉就業,但從以重慶為代表的區域發展角度來看,隨著縣、市、區一級的工業園越來越多,重慶主城區也同樣面臨著勞動力資源流失局面。
從以往的“僧多粥少”到正在形成的“僧少粥多”,在求職者有了更多的就業選擇機會的同時,部分企業在一段時間內也不得不面臨“用工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