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現狀
團體票等導致票房數據不準確
自2009年《阿童木》虛報票房被廣電總局電影局通報批評后,影市中存在的偷瞞票房現象多次引發熱議;而去年《金陵十三釵》提出的提高最低票價及分賬比例一事,也讓與普通觀眾聯系緊密的結構票價存在的“貓膩”浮出水面。
據稱,日前電影局向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中國電影制片人協會發出的《關于進一步規范電影市場票務管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是為了打擊偷漏瞞報票房現象。
目前電影票價在全國各地定價不一,2D影片最高票價有時會差四五倍,而3D、IMAX、3D IMAX影片及VIP影廳的票價相差更高。因此,《意見》中指出,要根據各地發展水平等因素,將全國分成若干類地區,分別制定指導票價。
此外,目前全國各大影院都推出了會員票、團體票、套票、半價日、結構票等促銷活動,而這些優惠價格也是導致票房數據不準確、甚至混亂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近年不少城市和地區的觀眾遇到了影院“打印錯片名”;包含在套票中的多部影片,只有一部片名被印在票面上;包含飲料、爆米花等影院賣品的結構票價中,電影票本身的價格與賣品的價格含糊不清等現象。實際上這些都是偷票房的手段之一。
針對上述現象,《意見》要求影院制定的優惠票價不得低于掛牌價格的70%。
■ 網友反應
網友估算影院月收入增加9050萬元
“電影票價最低7折”的報道見報后,引發各界高度關注。新京報網的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人士100%不支持電影局干預電影票價。
有消費者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已經習慣和朋友團購電影票,票價一般都三四十元,相當于4-5折。若是以后票價不得低于7折,自己可能會少進電影院。有網友表示,“按照這種做法,除了大片,其他電影都死翹翹了,人人在家看盜版。”
一位網友表示,基于團800數據,2011年12月電影票平均折扣3.6折,票價27.5元,月銷售額9582萬元。粗略估算,“電影票價最低7折”帶來的影響:團購消費者成本提升1倍,票價增至54.5元;制片方、影院月均增加9050萬收入,年增加10.8億收入。
另一網友表示,美國平均電影票價是7.94美元,相當于人民幣50元,結合國民收入衡量,看一場電影的費用只占其人均收入的0.2%。按照這個比例計算,我們一張電影票只應賣10元。
據新京報網的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人士100%不支持電影局干預電影票價,認為票價應遵循市場規律。此外,有75%的受調查者認為目前電影票價偏高,阻礙觀影。
?
?
???相關鏈接
內地電影票價居高不下待破解 “限價令”呼之欲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