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難時刻我是否要挺身而出?我會不會被誤解、訛詐?我會不會受傷?如果受傷了我和我的家人怎么辦?昨天,全國人大代表薛少仙提出“關于要求制定《見義勇為行為法》的議案”,建議建立見義勇為國家先行補償制度。
薛少仙稱,“小悅悅”事件引發的輿論聲討,網絡上流行的北大副校長“撐腰體”,搶救落水兒童、攙扶倒地老人等新聞屢屢見諸報端,見義勇為行為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但至今沒有關于見義勇為的全國性立法及完善的救濟保障制度。因此,我國有必要將見義勇為立法從地方層面提升至國家層面,建立保護見義勇為者合法權益的救濟機制,引導社會公眾助人向善、無私奉獻的價值取向。
《見義勇為行為法》需要厘清概念,統一見義勇為認定的標準;建立見義勇為國家先行補償制度,由政府對見義勇為者的損失先行墊付,再向侵害人及受益人追償;明確見義勇為認定的機構、程序;見義勇為基金組織的性質定位、資金來源;對見義勇為者的一次性獎勵補償轉向長期保障的實施;相關配套法律、措施的完善等。
?
相關鏈接:
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學雷鋒能避免“小悅悅事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