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3月4日消息??今年是雷鋒逝世50周年,當前,社會各界掀起了“學雷鋒”的熱潮,然而,記者日前在海南的多所高校內進行的一份問卷調查結果卻顯示,這些“90后”的大學生中有近兩成并不知道有“學習雷鋒紀念日”,同時,不少同學指出目前的部分學習雷鋒活動流于形式、過于模式化,難以讓年輕人提起興趣。
2月底,記者在海南多所高校內對近百名不同年級的“90后”大學生,進行了一份抽樣調查,詢問他們是否知道雷鋒、是否知道雷鋒紀念日、是否參加過學習雷鋒活動、怎樣看雷鋒精神等問題。在被調查者中,大一學生占29%,大二學生占12%,大三學生40%,大四學生占19%。
調查結果顯示,基本上所有的被調查者都知道雷鋒,其中56%的被調查者知道3月份是學雷鋒月,但并不知道學習雷鋒紀念日是3月5日,而20%的大學生并不知道有“學習雷鋒紀念日”。
同時,調查結果顯示,有71%的人參加過學雷鋒活動,這些活動大多數是由學校組織的,掃大街,清理小廣告,去敬老院、孤兒院慰問,撿垃圾,義務支教,參加社區服務等活動占大多數。
對于雷鋒精神的理解,83%的受調查者認為雷鋒精神就是助人為樂,還有的認為雷鋒精神是做好人好事、無私奉獻、為人民服務、舍己為人及見義勇為的行為。
100%的受調查者認為,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雷鋒精神并沒有過時。他們認為,雷鋒精神對于自己的日常行為存在較為積極的影響。
同時,部分受訪者認為,目前的學習雷鋒活動有些劉御形式、過于模式化,“每次都是到了雷鋒紀念日,就組織大家掃馬路、慰問孤寡老人,其實可以開展一些更加有積極意義的活動,而不是總只有這些活動。”一位受訪者說。
還有部分受訪者認為,學習雷鋒活動應該是長期化,應該融入日常生活,而不是像社會說的那樣“雷鋒同志沒戶口,三月來了四月走”。
近年來,部分道德低下事件的發生,不斷地沖擊著社會的道德底線,尤其是“小悅悅”事件發生后,人們越來越呼喚“雷鋒”的回歸。
對此,有社會學家指出,學習雷鋒教育應該是一種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不是搞一些運動式的活動,刮起一股學習雷鋒的“旋風”,一定要持之以恒,而且要從個人做起,如果人人都有學習雷鋒的意識,那么這個社會的整個風氣就會好起來。
?
?
???相關鏈接
海口警方踐行雷鋒精神 演繹“警愛民民擁警”情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