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全球經濟挑戰猶存,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下《專利合作條約》框架內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在2011年仍創下新紀錄,達18萬1千9百件;比2010年增長10.7%,是2005年以來的最高增速;其中中國、日本和美國占了總增長的82%。中國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成為2011年遞交《專利合作條約》申請最多的申請人。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加利表示,當今世界,創新在經濟戰略中是一項越來越重要的因素,《專利合作條約》體系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10年出現的國際專利申請復蘇在2011年繼續加強,這傳遞了企業在經濟形勢不確定情況下繼續進行創新這一鼓舞人心的消息。
從專利申請增速來看,來自新興經濟體的中國(+33.4%)、俄羅斯(+20.8%)、巴西(+17.2%)和印度(+11.2%)等紛紛創下兩位數增長。歐洲國家中雖瑞士(+7.3%)、法國(+5.8%)、德國(+5.7%)等仍保持正向增長,但荷蘭(-14%)、芬蘭(-2.7%)、西班牙(-2.7%)等國家卻出現負增長現象。
按照專利申請量,美國的48,596件申請仍是《專利合作條約》體系的最大用戶,接下來是日本(38,888)、德國(18,568)和中國(16,406)。
申請企業的中國企業再度成為亮點。中國的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有2,826件已公布申請,超過日本的松下電器公司(2,463)成為2011年排名第一的《專利合作條約》申請人。中國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1,831)排名第3,接下來是日本的夏普株式會社(1,755)和德國的羅伯特博世公司(1,518)。
按照學術機構專利申請劃分,加利福尼亞大學2011年有277件已公布申請,在教育機構中排名第一。接下來是麻省理工學院(179)、得克薩斯大學系統(127)、約翰?霍普金斯大學(111)和韓國科學技術院(103)。美國大學在排名前50的教育機構中占30位。
2011年《專利合作條約》申請總量中占份額最大的技術領域依然是數字通訊領域(占總數的7.1%),緊隨其后的是電子機械(6.9%)、醫療技術(6.6%)和計算機技術(6.4%) 。 (記者 席來旺、吳云、丁小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