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海南新聞>

    海南公布救災捐贈管理辦法 捐款賬戶應專項管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2-03-08 11:40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救災捐贈活動,加強救災捐贈款物的管理,保護捐贈人、救災捐贈受贈人和災區受益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國務院《自然災害救助條例》和民政部《救災捐贈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發生自然災害時,救災募捐組織開展募捐活動,以及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救災捐贈受贈人捐贈款物,用于支援災區、幫助災民的,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救災募捐組織是指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依法登記、具有救災宗旨的慈善會、紅十字會和公募基金會。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救災捐贈受贈人包括:

      (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及其委托的社會捐助接收機構;

      (二)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認定的具有救災宗旨的公益性社會組織;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組織。

      第四條救災捐贈應當是自愿和無償的,禁止強行攤派或者變相攤派,不得以捐贈為名從事營利活動。

      第五條救災捐贈款物的使用范圍:

      (一)解決災民衣、食、住、醫等生活困難;

      (二)緊急搶救、轉移和安置災民;

      (三)災民倒塌房屋的恢復重建;

      (四)災區學校恢復重建;

      (五)捐贈人指定的與救災直接相關的用途;

      (六)經同級人民政府批準的其他直接用于救災方面的必要開支。

      第六條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管理全省救災捐贈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救災捐贈工作。

      第二章 組織捐贈與募捐

      第七條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可以根據災情組織開展全省性救災捐贈活動,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照部署組織實施。

      經同級人民政府批準,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組織開展本行政區域內的救災捐贈活動,但不得跨區域開展。

      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組織開展的救災捐贈活動中,同級人民政府轄區內的各系統、各部門、各單位在本系統、本部門、本單位內組織實施。

      第八條具有救災宗旨的慈善會、紅十字會和公募基金會,可以依法開展救災募捐活動,但在發生自然災害時所募集的資金不得用于增加原始基金。

      沒有救災宗旨的社會組織(含公募基金會),不得以救災名義單獨開展募捐活動。

      報刊、廣播、電視、網站等媒體及企事業單位、其他組織和個人可以聯合救災募捐組織共同開展募捐,并以救災募捐組織的賬戶接受募捐資金,募捐物資由救災募捐組織統一接收。

      第九條救災募捐組織或不具備救災宗旨的單位和個人聯合救災募捐組織開展義演、義賽、義賣、義拍和其他募捐活動,應當制定募捐方案,明確募捐的目的、時間、地域、募捐和接受捐贈的方式、受贈人或者資助的公益項目名稱及使用計劃、工作經費提取比例等內容,并按規定報文體、公安等有關部門批準,同時應在活動結束后30日內報當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備案,備案內容包括:發起人、救災募捐組織、活動時間、地點、內容、方式及款物用途等。

      第三章 接受捐贈

      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接受救災捐贈款物,根據工作需要可以指定社會捐助接收機構、具有救災宗旨的公益性社會組織組織實施。

      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受縣(縣級市、市轄區)人民政府委托,可以組織代收本行政區域內村民、居民及駐在單位的救災捐贈款物。代收的捐贈款物應當及時轉交救災捐贈受贈人。

      第十一條救災捐贈受贈人應當向社會公布其名稱、地址、聯系人、聯系電話、銀行賬號等。

      第十二條救災捐贈受贈人接受救災捐贈款物時,應當確認銀行票據,當面清點現金,驗收物資。

      捐贈人捐贈的食品、藥品、生物化學制品應當符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和衛生行政等政府相關部門的有關規定。

      第十三條救災捐贈受贈人接受捐贈款物后,應當向捐贈人出具符合國家財務、稅收管理規定的接收捐贈憑證。

      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接受省外或者境外對地方政府的救災捐贈。

      具有救災宗旨的公益性社會組織接受省外或者境外救災捐贈,應當報當地民政部門備案。其中,受贈人接受境外華僑、港澳同胞、海外人士、社會團體、企業的救災捐贈還應在活動結束后30日內報所在地同級人民政府僑務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五條救災捐贈受贈人接受的外匯救災捐贈款按國家外匯管理規定辦理。

      第十六條境外救災捐贈物資的檢驗、檢疫、免稅和入境,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辦理。

      境外華僑、港澳同胞、海外人士及社會團體、企業向省內捐贈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為捐贈人實施捐贈項目提供幫助。

      對免稅進口的救災捐贈物資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讓、出售、出租或者移作他用。

      第十七條對在救災捐贈活動中有突出貢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由人民政府或有關部門按規定予以表彰。對捐贈人進行公開表彰,應當事先征求捐贈人的意見。捐贈人要求對捐贈情況給予保密的,受贈人應當保密。

      第十八條對符合稅收法律法規及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有關稅收規定的救災捐贈,捐贈人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具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四章 救災捐贈款物的管理和使用

      第十九條救災捐贈受贈人應當對救災捐贈款指定賬戶,專項管理;對救災捐贈物資建立分類登記表冊。

      第二十條具有救災宗旨的公益性社會組織應當按照當地政府提供的災區需求,提出分配、使用救災捐贈款物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備案,接受監督。

      第二十一條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組織開展的全省性救災捐贈活動所接受款物,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統籌安排用于自然災害救助。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調撥的救災捐贈物資,運輸、臨時倉儲等費用由同級財政負擔。

      第二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同級人民政府成立的自然災害救助應急綜合協調機構根據災情和災區實際需求,可以統籌平衡和統一調撥分配救災捐贈款物(定向捐贈除外),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統計。對捐贈人指定救災捐贈款物用途或者受援地區的,應當按照捐贈人意愿使用。在捐贈款物過于集中同一地方的情況下,經捐贈人書面同意,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可以調劑分配。

      發放救災捐贈款物時,應當堅持民主評議、登記造冊、張榜公布、公開發放等程序,做到制度健全、賬目清楚、手續完備,并向社會公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會同監察、審計等部門及時對救災捐贈款物的使用發放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十三條對災區不適用的救災捐贈物資,經捐贈人書面同意,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批準后可以變賣。

      變賣救災捐贈物資應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統一組織實施,一般應當采取公開拍賣方式。

      變賣救災捐贈物資所得款必須作為救災捐贈款管理、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四條可重復使用的救災捐贈物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及時回收、妥善保管,作為地方救災物資儲備。

      第二十五條接受的救災捐贈款物,受贈人應當嚴格按照使用范圍,在本年度內分配使用,不得滯留。如確需跨年度使用的,應當報上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第二十六條救災捐贈款物的接受及分配、使用情況應當按照民政部門規定的統計標準進行統計,主動接受審計、監察等部門和社會的監督。

      第二十七條各級民政部門在組織救災捐贈工作中,不得從捐贈款中列支費用。經民政部門授權的社會捐助接收機構、具有救災宗旨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自身組織章程,在捐贈款中列支必要的工作經費,捐贈人與救災受贈人另有協議的除外。救災募捐組織應當將救災捐贈財務報表或財務收支情況報民政部門備案。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八條捐贈人應當依法履行捐贈協議,按照捐贈協議約定的期限和方式將捐贈款物轉給受贈人。對不能按時履約的,應當及時向救災捐贈受贈人說明情況,簽訂補充履約協議。捐贈人不履行捐贈協議的,救災捐贈受贈人有權依法向協議捐贈人追要捐贈款物,并通過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告說明。

      第二十九條挪用、侵占或者貪污救災捐贈款物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責令退還所用、所得款物;對直接責任人,由所在單位依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依照前款追回、追繳的款物,應當用于救災目的和用途。

      第三十條救災捐贈受贈人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致使捐贈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的,由所在單位依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一條在省外或境外發生特大自然災害,需要組織對外援助時,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參照本辦法組織實施社會捐贈,統一協調具有救災宗旨的公益性社會組織開展援助活動。

      第三十二條自然災害以外的其他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需要組織開展捐贈活動的,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十三條本辦法由省民政廳負責解釋。

      第三十四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 [編輯:謝軍輝]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狼群影院www|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7日日碰人人模人人澡| 女性一级全黄生活片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乱子伦|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线看高清|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麻豆| 美女黄频a美女大全免费皮| 国产白领丝袜办公室在线视频| japanesexxxx乱子老少配另类| 成人做受120视频试看| 久草福利资源站|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高清观看|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综合五月天婷婷丁香|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臀| 男人下面进女人下面视频免费| 51影院成人影院| 无料エロ同人志エロ漫汉化|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欧美黄成人免费网站大全| 午夜一级免费视频| 美女扒开尿口给男人爽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 曰批视频免费30分钟成人| 亚洲精品第二页| 男人靠女人免费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麻豆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品区| 性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最近中文字幕无| 亚洲欧美日韩人成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在线免费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