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3月10日消息??備受關注的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南海基地和南海博物館,已選址海南陵水黎族自治縣黎安片區走客村。3月9日上午,海南代表團在審議中,建議國家設立南海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并支持加快基地和博物館建設,盡早實現南海旅游的開發開放。
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海南所轄水域有著豐富的南海水下文化遺產,迄今已發現各類水下文化遺產多處。其中,西沙群島有水下遺產112處。另據海南對其中48處水下文化遺產調查發現,已有十分之一的水下文物被嚴重破壞,其他也被不同程度破壞,且目前存在盜撈現象。
海南代表團認為,南海水下文物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除本身具有經濟、藝術、科研價值之外,還有獨特的歷史價值,在維護國家主權、解決領土爭端中能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強南海水下文化遺產保護,還是一項事關國家主權和利益的政治任務。
代表們建議,國家設立南海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用于南海水下文化遺產的特色研究、保護項目的申請立項等。加快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南海基地和南海博物館的建設,海南省方面也將積極參與建設。同時,希望國家支持盡早實現南海旅游的開發開放,把水下文化遺產作為海洋文化旅游的重要內容,在基層行政設計上先邁出一步。
據了解,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南海基地,由國家文物局和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負責立項申請和項目建設,是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的重要內容,主要針對南海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和整理,通過學科交叉和科技應用加強對水下文化遺產的保護。該基地在黎安占地規模約為100畝,不包括在南海前沿的考古工作站和監測信息中轉平臺建設兩個部分。
國家南海博物館規劃建設成國際一流的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南海歷史和海洋生態的研究和展示機構,是國家級大型海洋文化和歷史文化景區,是海上絲綢之路和環南海國家歷史、現狀的研究中心,重點強化展示服務功能,展示內容側重于海上絲綢之路、南海歷史和文化遺產、南海沿岸國家的歷史和人文及海洋生態、海洋資源等。
另據悉,海南省政府與國家文物局3月8日在京簽署《關于共同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合作推動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南海基地、海南省博物館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建設,加強海南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把海南建成海洋文物大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