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個城市,一個地標,海口從望海樓到世紀大橋,從千年塔到新會展中心,“海口地標”之爭就一直沒有停止過。然而,就在歲月的流逝當中,我們有的地標不斷被超越,有的則已經淡出人們的視野,甚至倒在了鐵鏟之下。即日起,人民網海南視窗將推出“關注海口地標建筑”系列報道,以窺視我們這個城市的面貌和發展脈絡。
近段時間,海口騎樓成為媒體競相追逐的焦點,從海口騎樓文化研究會的成立,到海南省、海口市兩會政協委員的提案,以及最近騎樓的修繕工作,同樣引來專家學者的關注,社會各界都對騎樓文化的保護和開發建言獻策,提出意見。
海口騎樓,承載著老一代海南人下南洋的奮斗歷史,是海口人引以為傲的歷史文化遺產,但由于種種原因,騎樓的保護和開發一直未能順利展開,導致部分騎樓年久失修,騎樓老街擁堵不堪遭市民詬病,騎樓文化研究學者、專家心急如焚。
在社會各界的不斷呼吁下,海口騎樓的保護逐漸被重視起來,2009年,海口騎樓老街獲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授予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海口市也投入人力物力予以改造。目前,海口騎樓建筑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綜合整治項目已列入海南國際旅游島重點建設項目及海口市“十二五”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對總面積約121.3公頃的老街區進行“修舊如舊”的保護與綜合整治,海口騎樓文化有望再次綻放光芒。
海口騎樓老街曾是海南精英們的主要活動場所之一,僑商、僑領的家族傳奇、愛國義舉歷史故事都曾在這里上演。那時的老街毗鄰通商口岸,商業貿易繁榮,直至今日,騎樓林立的商鋪、特色的招牌仍然在向人民講述著那個年代海口的霓虹閃爍,滄桑繁華。
博愛路、新華路、得勝沙步行街,如今老街的店鋪,多以五金、百貨為主,客流量較大。但由于街巷的狹窄、交通的制約、商品結構的傳統單一業態,成為區域發展萎靡的主要因素,如何更好的在保留騎樓原有獨特風格的基礎上,引入新型的經營業態,同時進一步整合區域規劃,讓騎樓老街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中的亮點工程,也一直成為業界專家學者討論的焦點。
有消息稱,海口騎樓建筑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綜合整治項目中,已經對騎樓老街的業態調整以及商圈部署進行了規劃。依據規劃,這些街區將打造成為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合的國際級人文旅游景區——購物天堂,成為城市名片。并劃分了8個區域定位:演藝區、旅游、商貿區、紅色文化展示區,南洋歸僑區、宗教宗親區、市井文化商貿區騎樓文化展示區、文明記憶區等。
商圈區域的定位,將直接關系到未來海口騎樓老街的業態的重新定位。在改造的過程中,騎樓老街將引進新的業態,在購物區域引入高端的服飾品牌、娛樂業品牌、餐飲品牌如星巴克等,建造或引入一些好的家庭旅館,公寓式酒店等,同時,希望能讓有免稅商店的進駐以帶動旅游購物。因此,業態的重新調整中,希望老街的原住居民商販能夠根據新的業態規劃重新選擇自己的商業模式,以期能更加融合到未來騎樓老街的發展。
騎樓老街的修繕工作究竟能否做到“修舊如舊”,讓老街文化重新綻放光芒;老街的交通、規劃是否會趨于合理,便民利民;騎樓老街文化又是否會在相關部門、專家學者的關注下,在保護原有形態的基礎上,合理開發,為海口旅游環境添磚加瓦,所有人都在期待。
?
相關鏈接:
海口騎樓老街“換顏”修舊如舊 居民最盼修復房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