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一場9級地震撼動日本列島;特大海嘯橫掃日本東北海岸;福島核泄漏事故重創日本社會。15850人死亡,3283人失蹤,占日本國土面積約3%的地域受困于核污染,社會財富損失難以估算。
一年中,地震搖撼的不僅僅是板塊和巖層,也搖撼著日本既有的政治、行政、經濟和社會結構。
一年中,海嘯撕扯的不僅僅是沃野和樓房,也撕扯著日本普通民眾的理智與情感。
一年中,核泄漏改變的不僅僅是福島人,也在重塑許多日本人的生活和行為方式。
有毀滅,有呈現,有再生,有反思。在一場特大災難的時間軸線上,一周年,可哀悼逝者,可慰藉生者,但遠不足以宣示再生,撫平傷痕。至今,仍有大量災民處于避難狀態,仍有大量災后廢墟尚待清理,仍有大批受災企業瀕臨倒閉,仍有眾多福島民眾生活在核輻射陰影中。他們的苦難不僅在記憶中,更在現實中。死者長已矣,生者常戚戚。隨著時間流逝,關于這場災難,有些記憶將強化,有些不免風化,但請謹存2011年3月11日的共同記憶——天崩地裂,草木失色,驚濤怒浪,萬物浮沉。
左圖: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茨城縣大洗市附近,海嘯引發的漩渦向岸邊席卷過去。右圖為2012年3月3日同一地點的情形。新華社發(李睿編輯)
上圖: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宮城縣名取市,強烈地震引發的海嘯襲擊一處居民區。下圖為2012年3月1日同一地點的情形。新華社發(李睿編輯)
上圖:2011年3月11日,日本宮城縣的仙臺機場被海嘯淹沒。下圖為2012年3月2日同一地點的情形。新華社發(李睿編輯)
上圖:2011年3月15日,日本宮城縣氣仙沼市海嘯過后一片狼藉。下圖為2012年3月6日同一地點的情形。新華社發(李睿編輯)
上圖:2011年3月14日,日本巖手縣山田市地震海嘯過后房倒屋塌。下圖為2012年3月1日同一地點的情形。新華社發(李睿編輯)
上圖: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縣巖城地震后燃起大火。下圖為2012年3月7日同一地點的情形。新華社發(李睿編輯)
2011年4月3日,在日本宮城縣,一名海嘯幸存者從自家廢墟中找出女兒的畢業證書。新華社發(李睿編輯)
2011年3月18日,在日本北部陸前高田市,一名男子在撤離人員名單中尋找親友的名字。 新華社發(李睿編輯)
2011年3月23日,在日本東松島,日本自衛隊隊員在掩埋地震海嘯遇難者遺體時肅立敬禮。新華社發(李睿編輯)?
2011年3月13日,在日本宮城縣名取市,一名女子在街邊的海嘯廢墟中痛哭。 新華社發(李睿編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