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兩個月,對新西蘭原奶粉的進口就刷新了一項“最快打破觸發標準額度”的紀錄。
近日,海關總署公布信息,2月17日,國內進口新西蘭原奶粉的申報數量已經超過1580噸的特保措施觸發標準。這也意味著,自2月18日開始,將對從新西蘭的進口原奶粉按最惠國稅率征收關稅,即新西蘭進口原奶粉關稅將從目前的5.8%上漲至10%。
這是進口新西蘭原奶粉連續4年超過特保措施觸發標準,且每一年超過特保措施觸發標準的時間都在提前。
此前數年間,以新西蘭進口原奶粉為主要原料的洋奶粉制造商屢次以“成本”為由,主動上調奶粉零售價格。而此番新西蘭進口奶粉關稅的提高,則再度引發市場對洋奶粉漲價的擔憂。
“隨著國內奶粉市場的競爭加劇,洋奶粉在市場中的話語權和控制力已不如前。”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宋亮認為,洋奶粉是否還會提價,將取決于年內奶粉市場的競爭態勢。
連續四年“撞線”
“用進口奶粉關稅翻番這個說法,還不如說是維持2個月的進口奶粉優惠期結束。”3月15日,一乳業公司的負責人如此向本報記者開玩笑道。
由于超過了特保措施觸發標準,自今年2月18日起,來自新西蘭的進口原奶粉將再度回歸最惠國稅率,即關稅從2月17日前的5.8%漲至10%。
這是這項特保措施觸發標準制定、實施以來的第四年。2009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新西蘭政府自由貿易協定》,中國對原產于新西蘭的11個稅號的農產品實施特殊保障措施。其中,進口原奶粉也位列其中。
資料顯示,自2009年對新西蘭進口的乳制品實施特保措施以來,每年奶粉都觸發特保措施,且每年觸發特保措施的日期都比前年提前,具體日期分別為:2009年是8月13日,2010年是4月12日,2011年為3月9日,2012年為2月18日。
一個有意思的數據是,如果統計新西蘭進口原奶粉最惠國稅率的時間,可以發現自2009年初至2012年底,對新西蘭進口奶粉實施10%關稅的時間約為31個月,而5.8%的低關稅時間僅為17個月。
這組數據成為前述乳業公司負責人口中“玩笑”的來源,它被業內人士解讀為國內企業對新西蘭原奶粉的“熱情”,而這份熱情,導致國內新西蘭進口原奶粉的總量逐年上漲。
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國內市場中諸多知名洋奶粉品牌,皆使用新西蘭的進口原奶粉。而本土奶粉企業,如圣元乳業等,也大量使用新西蘭進口原奶粉。
新一輪漲價之辨
隨著關稅的再度上漲,關于洋奶粉是否會再次上漲的預期也開始“升溫”。
資料顯示,2011年全年,進口奶粉總量達到了42.5萬噸,折合原奶約340萬噸,占國內原奶產量近一成。
“洋奶粉是否漲價,與關稅上漲沒有任何關系,但是關稅上漲可能會成為洋奶粉漲價的理由之一。”資深乳業專家王丁棉如此告訴記者。
此前數月,洋奶粉第一陣營剛剛完成了一輪新的漲價,雀巢、惠氏、多美滋等知名洋品牌奶粉的零售價格,均有著近10%幅度的上調。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洋奶粉的毛利潤率也一直居高不下。本報記者查閱多家洋奶粉以及國內進口洋奶粉原奶原料加工的乳企年報發現,其毛利潤率均在50%-60%之間。
“洋奶粉漲價并不是因為成本真的增加,而是因為即便漲價,市場也愿意買單。”此前在談及洋奶粉漲價的問題時,王丁棉如此告訴記者,“這也是為了擴大企業利潤總額。”
事實上,正是由于洋奶粉的高毛利率以及高利潤,嬰兒配方奶粉市場正在逐漸成為國內外企業進行“決斗”和“絞殺”的戰場。
“隨著更多奶粉進入市場,現在的奶粉市場已經不像過去幾年那樣由幾家一線洋奶粉品牌所壟斷。”宋亮認為,行業的競爭加大,或將有助于消費者。而在這次新西蘭進口原奶粉稅費上漲中,“洋奶粉企業或不敢貿然再度漲價,因為競爭激烈”。
不過,要想真正抑制洋奶粉價格的上漲,宋亮認為加稅或并不是一個好辦法。“目前,國內越來越多企業選用進口奶粉,一方面是因為安全可靠,一方面主要是把握消費者對進口奶粉偏好心理。如果這兩點不能改變,那么,關稅上調只能推高進口價格,從而讓企業將上漲的成本向消費者轉移。”
“唯一的辦法就是建設有保障的高質量國內奶源。”宋亮表示,“否則奶粉的價格將依然在高位運行。”
?
相關鏈接:
洋奶粉換新裝升級漲價 部分品牌4年漲幅高達50%?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