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3月19日消息??“到2007年底,全省從事一線衛生技術工作人員主要是中專和大專學歷,超過全省衛生技術人員和醫療人員一半以上,碩士、博士比例很低。”這是2007年8月,海南省政府辦公廳等部門調研的結果。更令人尷尬的是,海南沒有獨立的醫學碩士、博士授予點,無國家級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兩三年前,老百姓患大病到島外求醫的現象非常普遍。
培養醫衛“將帥”之才
為改變這種局面,省衛生廳成立省衛生專家委員會,對全省衛生人才發展進行咨詢、評估,制定出臺一系列吸引人才措施,加快實施“人才強衛”戰略。
近幾年,省衛生廳將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規劃與醫療機構人才培養實際需求相結合,實施了衛生人才培養“四大工程,即“衛生將帥培養工程”,選送100名學科帶頭人或后備人才參加培訓,選拔10名技術水平高、綜合能力強的業務骨干赴美國深造;“衛生精英培養工程”,選拔100名專業骨干赴省外知名院校進修;“衛生專業人才提升工程”,選送100名市(縣)各專業技術骨干赴省外參加高級培訓;“專科梯隊培養工程”,選送醫療專科團隊50人赴省外進行全方位學習。開發和培養衛生人才的力度之大、覆蓋之廣、層次之深,前所未有。
海南省通過李嘉誠基金會捐助海南農村衛生建設扶貧項目,培訓了1000名農村基層醫務人員、100名鄉鎮衛生院院長、100名鄉鎮衛生院業務骨干。通過多種渠道,4年來省衛生廳共培養中高層次人才2731人,為基層培養1634名全科醫生、培訓28244人次。全省衛生人才短缺現象得到明顯改善。
高端人才高端技術
曾被評為上海市閔行區領軍人才的夏鷹博士,2009年7月被引入海口市人民醫院后,不負眾望,利用微創技術開展的腦垂體瘤、慢性硬膜血腫、三叉神經痛三個病種搶救患者屢獲成功。
但是,在過去,海南省的腦垂體瘤患者需要開顱治療,住院2個星期,花費4萬多元。這迫使海南許多腦垂體瘤患者選擇了出島治療。現在,夏鷹博士通過“從鼻子走微創”的手術及實施國家衛生部規定的臨床路徑,醫療費用降至2.5萬元左右,住院時間則縮短至一周,許多島外患者也選擇到海口市人民醫院治療。
20歲的閻明昊、43歲的孫秀琳、48歲的樸希君,因腎衰竭在今年春節前同一天進行了活體腎移植手術,并在同一天出院,這兩天,他們返回成功為他們進行手術的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檢查,一切“OK”。
器官移植因難度大、手術復雜被譽為“醫學之巔”,是衡量醫院醫療水平的重要標志。為了腎病患者不再出島,海南決心筑“巢”引鳳。2008年,腎移植專家康新立教授被引入省人民醫院擔任學科帶頭人,迅速組建腎移植技術攻關小組,2010年,省人民醫院取得腎移植資質,康新立采用腹腔鏡取腎自體腎移植手術,集高難度腹腔鏡技術、血管吻合重建技術、器官移植技術于一體,技術高端,創傷小,患者恢復快。2011年初,省人民醫院授予康新立特別貢獻獎,獲得了10萬元獎金。為了讓更多患者在島內就醫,該院計劃今后每年實施30-50例腎移植手術。
“像動脈瘤、夾層動脈瘤、假性動脈瘤、動脈破裂等血管疾病,致死率和致殘率高,以前在海南根本沒有辦法治,病人都去廣州、北京、上海等地的大醫院,但現在,這些大病在海南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省人民醫院血液外科主任醫師肖占祥說。
優惠政策留住人才
人才引進易,留住難。尤其是醫療行業,高端人才往往都承擔著高端手術,也意味著他們面臨更多更高的風險,海南省通過各種途徑解決醫生做高端手術的后顧之憂,以留住引進的人才。
海口市人民醫院將不低于醫院收入的3%用于建設醫院重點學科,鼓勵醫生在生命禁區開展顱腦“鎖孔”手術、高位膽管癌切除、血管重建等高端手術,填補了一系列省內空白。該院急救、危重病醫學部、神經外科、骨科中心等學科成了國內叫得響的品牌。
為了讓人才更好地發揮高水平,以最佳狀態為病人治病,省人民醫院專門出臺了《醫療糾紛管理辦法》,成立醫療事故風險基金,讓醫生更好地為危重疑難病癥患者提供醫療服務。
海南各市縣也在出臺各種優惠政策吸引衛生人才。瓊海市提高了衛生人才待遇,凡是轄區內醫療機構從全國醫學院校中招聘的本科生,一簽合同,馬上有編制。陵水黎族自治縣為延攬高水平人才開出的“處方”是:年薪12萬元、100平方米住房和1萬元安家費,并享受家屬就業和子女上學方面的優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