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網3月20日消息(記者蔡康 攝影報道)你見過這么小的東西嗎?它的體長只有10厘米左右,身體呈醬黑色,非常光滑,一頭橢圓形,另一頭扁而長,像一只小蚯蚓,會吐舌頭,更像蛇。今天,市民連先生稱,他抓了一條世界上最小的蛇。
“19日上午,我從外面回來在義龍西路一條巷子口看到它的,當時還以為是蚯蚓,就隨手撿起來,準備拿回家喂烏龜。”原來,連先生家里養著一只烏龜,平時有空的時候,連先生就會找幾條蚯蚓喂養烏龜,而19日那天,正好在路邊看見了這條體長只有10厘米左右的“蚯蚓”便順手帶回了家。連先生告訴記者,回到家后,他就像往常一樣把它扔到養著烏龜的水缸當中,然后也沒仔細看就走開了。但是20日上午,他發現這條‘蚯蚓’并沒有像往常一樣很快就被烏龜吃掉,反而還能在水面上游動。
好奇的連先生向巷子口修理手表的老師傅要來放大鏡,這不看不要緊,可把他嚇了一跳。這條特別的小“蚯蚓”,身上非但沒有蚯蚓的環帶,卻還有著規則的類似鱗片一樣的小花紋,身子正面的花紋顏色較深,腹部的顏色較淺,而且它還能吐信子,像蛇信一樣往外伸,還有眼睛。
反復看著這條長約10厘米,僅有牙簽大小的“小蟲子”,連先生一度懷疑,這就是一條蛇。可蛇的體型又怎么會這么小呢? 記者看到,這條小蛇的身軀猶如一根粗米粉般大小,用尺子一量,頭尾約10厘米。如果不仔細辨認,幾乎分不清頭尾。記者用手撥弄小蛇的時候,它的身軀便像普通的蛇一樣,呈現出幾節“S”型,迅速地游動起來,時不時還吐著灰白的信子,記者這才看清了它的頭部,相較于尾部,頭部顯得更方。把小蛇放水里面時,小蛇便在水面上游動起來,無論是正面還是反面,都能游得十分順暢。
為了分辨這條“小蟲子”的身份,記者來到海南師范大學,找到了野生動物救助專家李波。李波把該“小蟲子”的相關特征,經過和北京中科院一位博士電話了解后告訴記者,這條“小蟲子”初步懷疑是盲蛇,是世界上最小的蛇。
“無足、身體不分節、而且有鱗片,身體短小、加上其他一些特征,應該可以斷定是盲蛇。”據李波介紹,盲蛇狀似蚯蚓,體小,長度多在100~200毫米,一般產于臺灣、云南和海南,屬于世界上最小的蛇。“但是理論上對人沒有危害。”李波說,這種蛇生活在腐木石頭等陰暗潮濕的地方,以小型昆蟲為食,不會攻擊人,也沒有毒,按生態學的角度來說,是件好事,因為它出現的地方,說明這個地方生態環境好。
為了保護這個奇特的小生命,李波和記者商議后決定,將這條小盲蛇放生。
?
?
相關鏈接:
姚晨身著蛇圖騰系列 巴黎時裝周堅持不盲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