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3月26日消息??2月,海南省共報告丙類傳染病3288例,其中發病數居首的是手足口病。為防控手足口病,近日,省教育廳要求,從3月?16日起,各中小學和托幼機構要建立晨檢制度和零報告制度。昨日,商報記者對海口市部分學校機構進行了走訪,發現晨檢執行情況喜憂參半,并不盡如人意。
部分中小學和幼兒園校門前沒有設置晨檢標示牌,也未安排專人嚴格執行晨檢制度,學生入校無需測量體溫等檢測程序。同時,還有許多學校將晨檢這一任務交給班主任或校車跟車教師完成,隱患較大。
幼兒園
大門前無專人晨檢家長不知情
23日上午7時30分許,正是大部分幼兒園的上學時間,記者來到海口市龍昆南路的某幼兒園,看到家長陸陸續續送孩子來上學,校門口雖有老師在迎接學生,但是并無專門人員對入園學生進行晨檢。
“不知道啊,孩子也沒跟我提起過。”一位送小孩來上學的家長告訴記者,他并不知道現在幼兒園早上入校要進行晨檢。記者隨后又詢問幾名家長是否了解學校要執行晨檢制度,大家表示同樣不知情。
隨后,記者進入學校,在學校的側門處看到,一名身穿白大褂的人,正在對入園的每一個學生進行晨檢。“由于每天入園期間學生量比較大,如果一個個測量是忙不過來的,都是由校醫先通過一般觀察,如果出現異常將做進一步檢查。”該幼兒園一名負責人說。當記者問到為何在大門處沒有看到校醫時,這名負責人告訴記者,可能是由于早上工作較忙。
“手足口病主要癥狀是手部長出一些皰疹、口腔潰瘍,并可能伴隨發燒的情況。”該校一名校醫告訴記者,這些癥狀都可以通過孩子的外部特征看出來,所以不需要那么繁瑣的測量體溫的步驟,并希望家長在照顧孩子過程中也注意這些特征,以便孩子感染疾病后及時就醫。
“我們不僅進行晨檢,還在一日中進行多次檢查,以保障孩子的身體健康。”該園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個班級都有一個登記簿,用于隨時隨地的監測孩子的情況,并且在課間,校醫會在每個班級進行巡查,晚上放學后會組織老師對教室進行全面消毒,并用紫外線燈照射殺菌。
小學
晨檢班主任負責用眼睛量體溫
8時許,記者來到海口市博巷路金龍利文學校,發現學校大門處并沒有晨檢標牌,進入校門的學生也不需要經過檢查,記者在校門口陸續詢問了一些學生及家長,大部分對于晨檢并不了解,同時也反映學校在早晨沒有進行體檢活動。學校保安也坦言,對學校晨檢并不知情。
隨后記者聯系了該校的校長助理韓先生,他說,學校按要求每天對學生進行晨檢,“我們學校都是由班主任負責這項工作,每天早晨都會注意學生的身體狀況,有發熱或者不正常會及時送醫。”
隨后,記者又來到板橋路楚天學校,雖然學校半封閉管理,但還是有學生進出校門,對于晨檢,學生都表示并不知情。
但據學校工作人員說,老師們會注意學生的情況,發現學生有不良身體狀況如發熱、紅眼病、水痘、急性腹痛、嘔吐等,都會及時匯報并送醫檢查。隨后記者來到海師附屬小學,學校工作人員也表示有嚴格的晨檢制度,每天都會對因病缺課的學生進行統計,特別是早上注意觀察學生的精神狀態,還有發熱等情況。
海師幼兒園
校門前設置標示專人負責晨檢
當天上午8時許,記者來到海師幼兒園,發現每個進入校門的孩子都要晨檢。幼兒園門口放了一塊顯眼的晨檢標志牌,一名身著護士服的女士專門負責這項工作,家長對此也非常配合,排隊讓小孩接受檢查后才進入校門。這名負責檢查的女士說,幼兒園已經實施這項工作很久了,就是為了預防一些傳染病。
海之韻幼兒園
家長成體檢員呼吁學校盡責
記者隨后來到位于海師后門的海之韻幼兒園,發現這里并沒有晨檢制度,家長送小孩到幼兒園之后,老師都是直接打開教室門,孩子們立刻打成一片。當記者提問為什么沒有實施晨檢制度時,學校的一名老師表示,雖然沒有明顯標志,但她會觀察學生的情況,“檢查也是我負責的。”但一位家長告訴記者,這家幼兒園從來沒開展過早上的健康檢查,希望幼兒園能夠遵守教育部門的規定,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環境。
秀英區中心幼兒園
隨校車安排晨檢做好晨檢記錄
秀英區中心幼兒園安排專門校車接送孩子上下學,該園的晨檢制度執行情況如何呢?
“我們每天都做晨檢,并且做好了記錄。”秀英區幼兒園的負責人林老師介紹,該校每輛校車都配備了隨車老師,在車上對孩子進行晨檢。對于不乘校車到校的孩子,老師會在教室內給學生做晨檢。
林老師還說,如果孩子生病,需要醫院開具的證明,確保孩子患的不是傳染病才可以到幼兒園上課。“截至目前,幼兒園還沒有發現一例手足口病。”
衛生廳
加強疾病防控培訓落實校園晨檢
昨日,記者從省衛生廳獲悉,衛生廳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和托幼機構加強對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培訓,落實學生晨檢、消毒、缺課登記追蹤制度,一旦發現傳染病早期癥狀及時上報,應勸學生在家休息并及時就醫,一旦確診,立即進行隔離治療。
海南省衛生廳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手足口病在春季高發,對于學校,老師首先要帶頭保持良好個人衛生,教導學生養成“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的良好衛生習慣。學校和托幼機構要搞好環境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防止疾病發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