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7日電 題:阿盟峰會各打各算盤?
作者 馬佳佳
第23屆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峰會將于27日至29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舉行,這是伊拉克自1990年以來首次舉辦阿盟峰會,也是自2011年初阿拉伯世界經歷持續動蕩之后的首次首腦級別會議。敘利亞危機、各國立場、成果預期乃至峰會安保等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敘利亞危機是焦點
敘利亞問題是此次阿盟峰會的重點議題之一,阿盟內部能否就敘利亞危機的解決途徑達成共識備受關注。此前,阿盟內部,以沙特、卡塔爾為代表的海灣國家公開呼吁武裝敘反對派,抗衡阿薩德政權。但事實上,他們很難在反對派中找到一支強大到能夠領導一個國家的政治力量。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聯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此次峰會,與會各方將以聯合國安理會本月21日通過的涉敘問題主席聲明為基調,來表達對敘利亞問題的看法。該聲明表示,支持敘利亞危機聯合特使安南提出的解決敘利亞問題六點建議,要求敘政府與反對派在聯合國監督下停止一切暴力行為。
裝甲車護送 宵禁加強安保
峰會安全問題也是此次峰會的一個關注點。自去年12月美國完成從伊拉克撤軍后,伊拉克國內局勢持續動蕩。本月20日,伊拉克全境遭連環爆炸襲擊,造成至少46人死亡,200多人受傷。為確保峰會安全,伊拉克政府采取了多種措施。據當地媒體報道,伊拉克政府在峰會期間將派出約10萬人的安全部隊維持秩序,計劃出動約200輛裝甲車護送外國代表團從駐地前往會場。伊政府在峰會前后還為全國居民放假一周,首都巴格達則自27日起實施宵禁。
王聯說,雖然伊拉克局勢動蕩,但伊拉克當局保障峰會安全不會存在問題。但他同時表示,美國對伊拉克從“薩達姆獨裁政權”走向“人民民主政治發展”階段的鼓吹,掩蓋不了伊拉克安全局勢惡化的現實。王聯認為,伊拉克局勢動蕩的客觀事實也從一個側面向阿拉伯世界國家證明了外力武力干涉、政權變更未必會有益于當地人民的切身利益。
與會國目的有別 立場各異
在經歷了2011年阿拉伯世界的持續動蕩和政壇“大洗牌”之后,突尼斯、埃及、利比亞和也門等國新政權或過渡政權將首次亮相此次峰會。其態度立場是否發生變化,能否為阿盟峰會帶來新元素備受關注。
王聯以敘利亞問題為例分析說,與會各國中,國內局勢相對動蕩的國家會支持對敘當局施壓,而局勢相對穩定的則會保持中立態度。首先,利比亞率先承認敘反對派,此次仍會站在以沙特、卡塔爾為代表的海灣國家一邊,要求阿盟對敘施壓,支持變革。而局勢相對穩定的突尼斯會保持一直以來中立的立場。也門組成了相對包容的聯合政府,但國內的動蕩局勢未緩解,暴力沖突時有發生,此次應該也會支持海灣國家的立場。
至于埃及,隨著政壇巨變,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被削弱。昔日領導者的光芒被以海合會為主的君主國家所掩蓋。阿拉伯世界的領導核心也逐漸從以埃及為代表的世俗國家東移至海合會為主體的國家。因此,王聯指出,埃及參加峰會的主要目標是為維護國內政治穩定獲取支持,而非對外部事務關心。因此,埃及在峰會上的態度變化也值得觀察。
歷來成果有限 預期不宜過高
王聯指出,作為阿拉伯國家間的論壇機制,阿盟峰會只是為阿拉伯國家提供一個發表見解、交流互動的機會,為世界提供一個觀察阿拉伯國家的窗口。但是,看似“團結一致”的阿盟掩蓋不了海合會國家與北非國家的矛盾和沖突。縱觀歷屆阿盟峰會,形成對內對外、團結有效主張的機會很少。因此,王聯表示,對此次峰會的成果,不宜有過高期待。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