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7日,26歲的突尼斯青年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因抗議政府取締自己的水果攤位而自焚。隨后突尼斯一些城鎮爆發動亂,阿拉伯國家的一些民眾紛紛走上街頭,要求推翻本國的專制政體。一時間,突尼斯、埃及、利比亞和也門的政權相繼垮臺,敘利亞的巴沙爾政權岌岌可危。這場源起于突尼斯并迅速波及阿拉伯世界的社會運動,被西方媒體稱為“阿拉伯之春”。
隨著本·阿里政權的倒臺,突尼斯最終迎來了制憲會議選舉和新政權的執政。動蕩的一年過去了,但振興國內經濟、恢復就業仍是新政府亟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如突尼斯現任總統馬祖吉在新政府宣誓就職儀式上呼吁的那樣:“現在大家都該好好工作了。”
引渡本·阿里希望渺茫
突尼斯法庭去年缺席判處本·阿里和他的妻子35年刑期及罰金。但這都只是突尼斯單方面的事情,主要考慮的是平息民怨。由于本·阿里流亡沙特,依照沙特此前的表態,判決結果執行起來很困難
2011年1月14日,在穆罕默德·布瓦吉吉自焚后不足一個月的時間里,本·阿里宣布解散政府,并于當天深夜離境。因民眾抗議導致一個政權垮臺,這在阿拉伯世界還是頭一例。此前,本·阿里在突尼斯執政長達23年。
沙特王室在1月15日發表聲明,宣布本·阿里已抵達沙特。聲明說,考慮到突尼斯人民目前所面臨的困境,以及出于對突尼斯安全和穩定的支持,沙特政府歡迎本·阿里及其家人。
接受南方日報采訪的北京大學歷史系研究員、軍事戰略研究協會副會長劉明望表示,本·阿里執政的政治主張是中立、睦鄰、不結盟,在經濟上進行復興調整,改革金融和稅收制度,吸引外資。但在國家運轉問題上,基本是本·阿里一言堂,并沒有實質性地改變前總統布爾吉巴的執政路線和獨裁實質,導致突尼斯內外矛盾尖銳。由于本·阿里的諸多承諾均沒兌現,早在他垮臺前突尼斯經濟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據了解,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突尼斯傳統的制造業和加工業仍依靠廉價勞動力作為競爭優勢,未及時進行技術革新,在內需不旺的同時又面臨國際市場需求大幅減少的窘境,海外投資也相應萎縮,貿易逆差逐步攀升,經常項目赤字在2010年占到國民生產總值的4.1%。
“經濟不景氣,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失業率居高不下,社會矛盾一再激化,這些都是導致突尼斯后來爆發騷亂、政權更迭的潛在因素,而且本·阿里及其政權也存在著嚴重的貪污腐敗的問題。”劉明望說。
在本·阿里離境后不久,他的一些家人、安保人員和親密盟友被拘押。2011年1月26日,突尼斯司法部以搜刮國家財富及非法把資金轉移到國外的罪名通緝本·阿里。
5個月后,突尼斯首都一家初級法庭缺席審理本·阿里相關案件。法庭以盜竊和非法占有現金及珠寶的罪名缺席判處本·阿里和他的妻子35年刑期及罰金。接下來的1個月,突尼斯一審法庭再次對本·阿里進行缺席審判,判處本·阿里15年零6個月有期徒刑。
劉明望表示,不管突尼斯國內如何判處本·阿里,都只是單方面的事情,主要考慮的是平息民怨。由于本·阿里流亡沙特,依照沙特此前的表態,想引渡其回國希望渺茫,判決結果執行起來很困難。
黨派斗爭影響國家運轉
組成議會多數派的三個政黨,斗爭一直沒有停過。雖然目前突尼斯局勢總體穩定,但這種穩定是相對動態的,如何平衡各主要黨派之間的利益之爭,是執政黨面臨的一大問題
在本·阿里逃亡后,時任眾議院議長的邁巴扎出任代總統。民族團結政府成立后,承諾在半年內進行議會和總統選舉。然而,突尼斯國內的罷工游行等活動一直沒有停止過,國內幾股政治力量也在博弈,國家運轉和社會生活持續受到影響,選舉日期被一再推遲。
為確保大選安全和順利舉行,突尼斯總共動員了2.2萬名軍人和2萬多名警察,負責全國7213個投票站的安全保障。制憲議會選舉終于在2011年10月23日舉行,突尼斯“復興運動黨”獲得議會217席中的89個席位,成為制憲會議中的第一大黨。這是突尼斯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民主選舉,也是首次由獨立選舉機構組織和領導的全國大選。
劉明望表示,1957年突尼斯的制憲會議就通過決議廢黜國王和君主制度,建立共和國,任命布爾吉巴為第一任總統。本·阿里在1989年當選突尼斯總統,當時的執政黨憲政民主聯盟獲全部議席。去年的突尼斯制憲議會選舉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深遠歷史影響,象征著與舊的本·阿里政權徹底決裂,新政治體制全面誕生。
“在制憲議會選舉中,獲得席位最多的伊斯蘭復興運動、保衛共和大會和爭取工作與自由民主論壇三個政黨組成議會多數派,但這三個政黨的斗爭一直沒有停過,在總統、議長、總理、部長這些位置上展開爭奪。保衛共和大會主席馬祖吉當選總統,伊斯蘭復興運動總書記哈杰巴利當選總理,也都是黨派爭斗和妥協的結果。”劉明望說。
突尼斯新政府于2011年12月24日下午宣誓就職,新任政府總理杰巴利表示,新政府將立即著手認真研究和梳理突尼斯目前面臨的各種問題,有計劃有步驟地加以解決。新政府將采取“審慎合理的”貨幣政策,并在制訂2012年國家預算時“對全國人民的期盼和國民經濟平衡發展的需求進行充分考慮”。
劉明望說,成為突尼斯議會第一大黨的伊斯蘭復興運動黨主張政教分離,國家現代化,并支持溫和的經濟自由主義。雖然目前突尼斯局勢總體穩定,但這種穩定是相對動態的,國內各種矛盾還是存在。而且由于突尼斯是一個多黨派國家,如何平衡各主要黨派之間的利益之爭,共同協商維持國內局勢不發生新的動蕩是執政黨面臨的一大問題。
數 字
去年,突尼斯經濟出現1.8%的負增長,全國共發生1.6萬起罷工和靜坐事件,僅前6個月就損失了2萬多個工作日
突尼斯人口1000萬,有80萬人沒有工作,其中20萬人受過高等教育,同時每年有7.5萬大學生走出校門加入失業大軍
今年元旦當天,突尼斯就發生了4起重大罷工事件。1月份相繼發生2起失業男子自焚事件
局勢仍在惡化 復原至少需5年
杰巴利今年1月25日在議會全體會議上表示:突尼斯經濟陷入了災難性困境,2011年出現了1.8%的負增長,全國的經濟形勢目前還在急劇惡化。去年突尼斯全國共發生1.6萬起罷工和靜坐示威事件,僅前6個月就損失了2萬多個工作日。另有一份數據顯示,罷工和靜坐已經使突尼斯損失了10萬個就業崗位,并且還會導致該國經濟繼續在2012年出現負增長。
突尼斯央行行長納布里對2012年經濟發展前景發出警告,稱必須保護幸存的商業,希望能在5年時間內恢復正常活動。
“其實突尼斯人口只有1000萬,國內的伊斯蘭極端勢力比較薄弱,相對于西亞北非其他國家來說經濟又比較發達,尤其是作為支柱產業的旅游業曾盛極一時,這些都是向好的方面。但目前全球經濟疲軟,突尼斯的鄰國敘利亞和利比亞的狀況對其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突尼斯的經濟不振問題不僅僅是它自身的問題。”劉明望告訴記者。
杰巴利承認突尼斯最大的問題是失業。他在今年1月27日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說,突尼斯有80萬人民沒有工作,其中20萬人受過高等教育,同時每年有7.5萬大學生走出校門加入失業大軍。此外,有40萬突尼斯年輕人的生活水平每天不足1歐元。
據了解,2012年元旦當天,突尼斯全國就發生了4起重大罷工事件。僅1月5日和7日兩天,突尼斯就相繼發生了2起失業男子自焚事件。
杰巴利承諾,“將努力解決國家的均衡發展、失業、安全和恢復經濟等問題,爭取在2012年底創造4萬個就業機會”。
“在這個新的過渡調整時期,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提升就業率、縮小沿海和內地的貧富差距、維護社會治安對突尼斯新政府而言都是一字排開的首要問題。突尼斯新政府要盡快實現關于就業崗位的承諾,不要讓歷史重演。”劉明望說。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