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夫妻,同城卻不同住——走婚,渴望愛情保鮮
????核心提示:他們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的夫妻,卻很少共同生活在一個屋檐下。他們各有各的生活軌道,各有各的生活空間,就像兩個交叉的圓,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相會。這群現代都市里的“走婚”一族,正在展示一種新的婚姻觀……
????“走婚”一詞源于我國的摩梭族,兩情相悅的男男女女,日落而聚,日出而散,暮來晨去,分合隨意。這種傳統的少數民族婚姻模式也給摩梭族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隨著時代的發展,“自由、獨立”越來越成為一種時尚,“走婚”也成為一種新的婚姻模式。不少都市的年輕人因為懼怕被婚姻約束而選擇“走婚”,即法律上是合法夫妻,但不經常生活在一起,各有相對獨立的吃、住、行圈子,只是約定在一個特定時間在一起。
????這種嘗試“走婚”模式的夫妻,也被人們稱為“半糖夫妻”。他們認為,這種模式將有助于維護夫妻雙方的個人空間,保持婚姻新鮮感。
????美好期待:小別勝新婚
????逛街、看電影、燭光晚餐……又到周五,已經5天沒見丈夫的顏敏,精心打扮,滿心期待著即將到來的兩天約會,恨不得一下子就能飛到濱江。這樣的“周末夫妻”生活,她和丈夫已經過了大半年時間。用她自己的話說,這半年來,每次看到丈夫都有一種新的感覺。
????顏敏和丈夫是大學校友,戀愛5年,結婚3年多,日子一直過得很平穩。“我們之間感情很好,但總覺得缺了點什么。”有時靜下來想想,她總有種失落感。
????顏敏在杭州市區一家廣告公司工作,丈夫則在濱江一家企業工作。戀愛時,兩人雖然相隔一條錢塘江,但平時見面總是互相遷就、趕來趕去,也很甜蜜。
????后來,丈夫在濱江買了一套房子,婚后,兩人便把家安在那里。結婚之初,每天下班,顏敏總是迫不及待地穿過擁擠的車流和人流,趕回家和丈夫相聚。丈夫也早早地回到家,為妻子準備豐盛的晚餐。
????“一開始,我們天天黏在一起也不覺得膩。但是隨著結婚時間變長,面對柴米油鹽的生活,各種矛盾都突顯出來,吵架也是難免的。”漸漸地,顏敏下班后不再那么急著回家,經常約幾個朋友吃吃飯、逛逛街。而丈夫也時常叫上幾個哥們,下班后聚會。兩夫妻的生活越來越平淡。
????改變源于去年夏天。公司派顏敏到北京培訓,一呆就是20多天。小別勝新婚,回到杭州后,夫妻倆又感受到戀愛時的那份激情。“適當的分離,對愛情保鮮還是有作用的。”顏敏萌生了“平時分居、周末相聚”的念頭,沒想到她一提出,就得到丈夫的支持。從去年9月開始,兩人過起了“走婚”生活,當起“半糖夫妻”。
????如今,丈夫仍舊住在濱江,顏敏則在公司附近和小姐妹合租了一套小房子。平時夫妻倆各玩各的,但周末時間一定留給對方。
????“戀愛時,雖然經常見面,但畢竟不是住在一起。結婚后,相處時間長了,這樣那樣的矛盾會越來越多,激情也會慢慢褪去。如果彼此之間能夠保持一點距離,保持一點陌生,愛情的活力也可繼續保持,甚至增強。”顏敏說,她很滿意目前的生活狀態,等兩人打算要孩子的時候再考慮重新回歸傳統生活。
????采訪中,記者發現,和顏敏一樣選擇“走婚”生活的夫妻并不少,而且大多是年輕白領。有的夫妻是因為客觀原因不得已而為之,比如地理上的因素。而有些夫妻完全是想保持愛情新鮮度,并給各自足夠的自由空間。他們認為,即使再美好的東西,天天看著也會膩味,選擇“走婚”,則是保持神秘感和吸引力的一個好辦法。彼此之間保持一點距離,相聚時把好的一面展現給對方,會使愛情之樹常青。
????某大型門戶網站曾做過一個關于“走婚”的調查,在近萬名26歲至35歲的參與者中,認為“會嘗試”的占50.7%,而認為“堅決不會”的人,僅占29.44%,似乎也印證了“走婚”在年輕夫妻中的受歡迎程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