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海南省政府在博鰲召開國際旅游島建設新聞發布會,首次向外界公布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的相關規劃和建設情況。(南海網記者李慶芳 攝)
海口網4月1日消息? 4月1日下午,海南省政府在博鰲召開國際旅游島建設新聞發布會。海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副省長譚力表示,海南將全面下放權力至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用10年時間把位于陵水黎安的先行試驗區建成一座體制機制創新的濱海新城,成為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縮影和示范區。
這是海南官方首次向外界公布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的相關規劃和建設情況。譚力說,今年4月下旬,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將正式開工建設。
全面下放權力
??? 先行試驗區在五大方面先行先試
為了加快國際旅游島建設步伐,海南省去年11月決定把陵水黎族自治縣黎安片區確定為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的起步區,規劃面積為65平方公里的規劃,可開發土地面積39.6平方公里。先行試驗區將以文化產業為重點,探索旅游與文化的深度融合,用10年時間把試驗區建設成為體制機制創新的示范區,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先導區,中國最大的文化產業聚集區,濱海城市的示范區及世界一流的度假勝地。試驗區將成為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縮影和示范區。
譚力介紹說,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將圍繞國家賦予海南的特殊政策、開發模式、體制機制創新、產品創新、投融資模式創新等五個方面先行先試。特殊政策的試驗包括大型免稅購物、體育彩票、西南沙旅游、游艇旅游、水域開放、森林旅游,離岸金融等在先行試驗區集中實施。
開發模式的試驗將以政府為主導,市場為手段,企業為主體,以對外開放和加強合作為途徑探索園區開發模式的創新。體制機制的新試驗是在先行試驗區成立黨工委管委會作為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機構,授予先行試驗區管委會履行先行試驗區范圍內的行政管理權和執法權,行使相關省級行政審批權,即省委省政府的全部全力都將下放至先行試驗區,有利于提高辦事效率。
產品創新的試驗則包括發展海上運動、潛水等項目、推進開放西沙旅游;建設郵輪母港,發展郵輪產業;探索新媒體總部基地、國際私人博物館等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模式的創新試驗包括探索多元融資渠道,建立旅游產業基金,發行企業債券,展示國際旅游島的新形象的同時,為國際旅游島提供機制、方法和途徑。
10年內建成一座濱海新城
??? 游客接待量超千萬人次
在國際旅游島的規劃藍圖中,先行試驗區將建成為解放思想、體制機制創新先行先試的試驗區,探索中國濱海城市建設的新路子,打造國家級的重點文化產業聚集區,并建成世界一流的宜居度假勝地,成為中國旅游業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區域。
譚力表示,海南將按照“三年成勢、五年成形、十年成城”總要求,加快先行試驗區建設,10年后,這個65平方公里的試驗區將新建一座中等規模的濱海新城。
其中,3年內,先行試驗區要完成園區規劃、安置、市政交通、園林綠化等基礎設施全面完成,城市主體骨架全部形成,一批大型項目全部建成。目前,試驗區已落實250億元投資,將建成海洋主題公園、大型免稅購物城、至西沙及境外旅游的郵輪碼頭等一批大項目。4月下旬,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將正式開工建設。
5年內,先行試驗區內的城市功能、交通設施進一步完善,園區規模集聚,中心區基本成形,試驗區的影響力繼續擴大,成為世界矚目的區域。屆時,將規劃完成累計投資達500億元以上,年接待游客量超過400萬人次以上。
10年內,城市配套功能體系完善,水、綠、城、文主題凸顯,將成為一座低碳節能、綠色宜居、人民富庶、富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時尚濱海新城,成為全國最大的文化產業聚集區,成為海南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和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示范區,預計游客量將超過1000萬人次。
高起點高標準規劃
??? 基礎設施按100年不落后標準建設
如何實現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的宏偉藍圖?譚力表示,一是要高起點高標準規劃,今年3月,先行試驗區已完成整體規劃的國際招標和競賽,在精確做好整體規劃、功能分區規劃的同時,嚴格制定執行控規,確保試驗區的建設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二是堅持以民為本,在拆遷安置中按照不與民爭利的原則,先安置后拆遷,快速推動安置房的建設,讓老百姓在拆遷中受益,在后期的開發建設中為當地群眾提供就業機會,建設醫院、學校等民生工程。
三是堅持基礎設施建設先行,政府主導扎實推進先行試驗區基礎設施建設,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是按100年不落后的標準建設。
四是重點抓產業上項目,根據先行試驗區的定位和規劃,做好產業布局,重點培育發展免稅購物、郵輪游艇,即開型體育彩票等特色產業,開工建設一批旅游文化項目。
五是大力宣傳推介宣傳先行試驗區,吸引更多企業參與投資。
譚力說,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已引起國際高度關注,國內外大企業絡繹不絕,正在“招商選資”,投資企業必須達到一定水準,具備實力才能落戶先行試驗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