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午,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大廳流動人員積分制受理窗口前排起長長的隊伍,28歲的魯梅拿著一張計劃生育證明排在隊伍的末尾,在她前面還有8個人等著交各類材料,這些人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拿到中山市戶口,以享受到本地居民的待遇。
????據了解,作為廣東省最早推行積分入戶制度的中山市,盡管早已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積分規章,但相對于龐大的流動人口基數,真正能享受到入戶待遇的依然是少數,對于更多外來務工人員而言,拿到本地戶籍是一條漫漫長路。
????盡管來自廣東省人社廳的信息顯示,積分制入戶實施以來,廣東省已有29.4萬名外來務工人員入戶城鎮。但實際上積分入戶在操作中并不容易,入戶的各類門檻重重。
????據中山市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信息調研科科長李有林介紹,2010年和2011年中山市的全市入戶指標都是3000人,但實際落戶的每年只有2千多人,連續兩年都出現了空缺。
????據介紹,在廣東,外來人口入戶積分分為省統一指標和各市自定指標,前者包括文化程度、職業資格和專業技術職稱、參保情況、社會貢獻以及減分指標,后者則包括房產、投資納稅和表彰獎勵等。
????在新修訂后的廣東省積分指標中,初中和高中學歷分別由之前的5分和20分提高至20分和40分,各類職業資格分值也都相應提高。
????“按照新標準,中專學歷能加40分,高級工能有50分,但我的社保和居住證年限都太短,分很少。”擁有中專學歷的魯梅對自己能否順利入戶心里也沒底。按照中山市的標準,參保和居住證年限不足1年的都不予計分。即使算上計劃生育和房產以及30%的獎勵分,魯梅也只有158.6分,且這還是按照新標準統計的得分。
????據中山市三鄉鎮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主任趙一敏介紹,2011年,三鄉鎮的入戶指標為200人,共有403人申請,成功入戶的最低分158分。
????據了解,像魯梅這樣的還是有競爭能力的,而那些沒有學歷、沒有職業技能資格、沒有房產和社保情況的外來務工人員,就更難了。26歲的鄒佳俊來番禺打工10年,可她既沒有學歷,也沒有社保,更沒有住房。她的個人積分還不足20分,“對我來說,有點天方夜譚。”她說。
????“我在城市打工了這么多年,為什么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呢?”鄒佳俊說出了不少外來務工人員的心聲,在打工城市待了五六年甚至十來年的外來務工人員不在少數,這些期望真正扎根下來的人,希望憑借自己過去多年對社會的貢獻,換取一張“戶籍門票”。
?
相關鏈接:
[湖南] 長沙:“雷鋒家族”為志愿者上“戶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