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3日消息(記者陳敬儒王紹兵 楊 杰)?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王浩被殺事件再次把公眾對醫療改革的不滿顯露出來,醫患關系又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在博鰲參加論壇期間,衛生部部長陳竺不斷面對記者追問醫療改革的問題。“我們的大部分醫護人員是好的,我們的大部分患者也是好的,關鍵是要把很多的制度弊病造成的很多問題通過改革來加以改變,重建醫患信任,一直到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陳竺始終認為,中國醫患關系總體上是好的。
醫生成為高危職業
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我國醫患關系發生了劇烈變化,醫療糾紛不斷增加,醫生執業環境持續惡化。尤其是近十年間,醫患暴力沖突頻發,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醫生普遍感到執業中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嚴得不到保障,醫生成為一個高危職業。
“你怎么看待當前我國的醫患關系?”“你認為怎么來有效解決我國的醫患關系?”昨天,衛生部部長陳竺不管是在“國際慢病合作”的主題早餐會上,還是大會開幕式后,都被媒體團團圍住,成為最“熱門”的嘉賓之一。
陳竺說,中國人口多,去年的診療量達到65億次,沒有哪個國家可以與中國相比,同時中國的醫療衛生隊伍也是最敬業的。中國的醫生數字并不是太高,比起發達國家每千人的醫護人員,中國大概只有一半,甚至于三分之一,因為中國的護士很少,醫改以來這種情況在逐步的發生轉變,幾年前中國是六百萬醫護人員,但是去年已經是860萬人,然而還是遠遠跟不上需要,所以我們要培養更多的醫生、護士。
哈醫大弒醫是犯罪行為
對于哈醫大弒醫事件,陳竺說,弒醫是犯罪行為,而不是什么醫患關系問題。他認為,90%以上的醫療活動,患者對醫務人員的服務是滿意的,但醫務人員如果沒有好的薪酬制度,不得不靠賣藥賺錢,這種“以藥養醫”的制度弊病不除,就很難建立起好的醫患關系,這就是制度問題。
陳竺說,自己相信大部分醫護人員是好的,同時也要說大部分患者也是好的,關鍵是要把很多的制度弊病造成的很多問題通過改革來加以改變。陳竺認為,醫患關系緊張主要原因不是群眾對醫務人員不滿意,而是對費用過高不滿意,將通過改革現有的“以藥養醫”的制度弊病,以及對醫務人員薪酬制度的改革,來改善醫患關系。而對于如何解決醫療費用過高問題,陳竺表示,將通過醫改的進一步推進加以解決。一是繼續完善全民醫保制度,二是要鞏固發展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的綜合改革成果,三是公立醫院改革。他稱,“十二五”期間建立全面的醫保體系后,未來患者個人支出將占總支出的30%以下。“我相信我國的醫患關系會逐漸好起來。”陳竺最后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