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3日消息(記者 謝舒)近日,一艘載重噸位在3.2萬噸級的綜合魚品加工船“海南寶沙001號”駛達海口港外錨地,該船集捕撈、冷凍、生產加工等各種綜合魚類產品為一體。如此大噸位的漁船抵達海口,這還是第一次。據悉,具有這樣綜合魚品生產加工作業線的船只在全球不超過4艘。
海南近海開發過度 外海幾百萬噸資源僅開發8.3萬噸
據介紹,目前,海南現有海洋生產漁船約2.65萬多艘,海洋漁業生產人員25.5萬多人,依賴海洋漁業生產生存的人口將近一百萬。但是,海南現有漁業船只噸位偏小,其中不足30噸位的小漁船占到了總漁船數的85.0%。
而根據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統計和規劃預測,到2015年,海南海洋生產總值(GDP)要達到1098億元。其中,水產品總量要達到220萬噸,漁業總產值500億元。水產品出口量達25萬噸,漁業創匯10億美元。
但海南的小漁船續航能力差、生產設備簡陋、保鮮加工設備缺失導致海南海洋漁業生產堆擠在近海海域,加速了近海漁業資源的衰退枯竭和環境污染。而經過調研和實地考察,西南、中沙廣闊的海域開采潛力巨大,蘊藏著209——370萬噸的資源。由于小漁船無法到達或無法堅持長途作業等因素,外海實際開采量僅為8.3萬噸。這使海南近海和外海的開發呈現失衡狀態。
“海南寶沙001號” 全球僅4艘
為促進海洋經濟發展,調整海南海洋產業結構,完善海洋漁業產業鏈,海南寶沙海洋漁業有限公司、海南豪萊寶沙漁業有限公司(中外合資),海南寶沙漁業補給保障有限公司經過近三年的調研準備,與希臘RESTIS集團共同投資15億元組建并從國外引進現代化海洋漁業生產船編隊,“海南寶沙001號”漁船就是該生產船編隊中的一員。
記者看到,該船由4間工廠,14條生產線組成,共有600余名工人生產、生活在船上。不同的魚種類有不同的生產加工作業線,同時還配備不同標準的質量檢測儀器。每天能加工處理2100噸漁貨物,生產35萬聽罐頭,660噸低溫速凍魚,70噸魚粉,40噸螃蟹。據了解,擁有這樣生產規模的船只,目前全球只擁有4艘。該船投入外海作業后,可連續在外海工作9個月左右。
該船可以和小漁船形成互補,對小漁船打撈上來的魚進行收購,并在船上的生產線上進行加工,相互配合形成良性循環,大大提高了效益,降低了外海捕撈的成本。據悉,以后還將建立起通用航空,運用水上飛機保障船只的聯絡與運輸。
將組成第一批海上編隊 使海南邁向海洋強省
記者在海口港看到,除了“海南寶沙001號”外,總載重噸位2萬噸級的油船“海南寶沙021號”和兩艘萬噸級的冷藏運輸船“海南寶沙011號”、“海南寶沙012號”都已抵達海口港外錨地。另外已添置的3000噸至5000噸的三艘補給保障船近期也將抵達海口港。
目前,海南寶沙漁業有限公司正積極協調組織一支由綜合加工船、運輸船、補給船為核心,協同300至500艘百噸級以上捕撈船組成第一批海上編隊,趁西南季風的有利時機,規模化開發外海漁業資源,推進外海漁業補給基地建設,這將大大提升海南海洋產業開發升級,實現海南省由海洋大省向海洋強省的突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