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去年啟動的寧夏有史以來最大的生態移民工程目前進展順利,首批3萬移民已搬遷新居,預計5年將移民35萬人。
????寧夏南部山區是我國最貧困的地區,目前仍有105萬貧困人口。其中極度貧困的35萬人生活在不適宜居住和發展的地方,行路難、吃水難、上學難、就醫難無法解決,成為寧夏扶貧開發最難啃的“硬骨頭”。寧夏決定拿出上百億資金進行生態移民,把他們搬遷到近水、沿路、靠城適宜生活和創業的地方,并將300萬畝移民遷出區變成生態恢復區。
????寧夏生態移民扶貧與生態一舉兩得,自治區主席王正偉信心十足。
????王正偉:要以百萬扶貧攻堅為抓手,推動我們的大移民和老百姓生活的大改善,把不適宜居住的35萬人從山區搬出來。
????去年寧夏已建成移民住房2萬套,3萬人搬遷新居。記者在安置首批生態移民的銀川楊顯新村陳風山家看到,獨門獨院54平米高標準住房,水電、太陽能、有線電視等一應俱全,還分配了2畝水澆地,1座溫棚和一個就業崗位。陳風山一家是從干旱山區固原張易鄉一個小山村搬遷來的,說起變化深有感觸。
????陳風山:買東西要走10里山路,30多里川路。現在方便得很,一出門就是。
????遠離故土異地搬遷,對貧困移民是新生也是考驗。彭陽縣石頭村60多歲的陳連柱老人開始不愿離開自家的窮窩,但看到這么好的政策,也下決心跟著兒子一起搬遷到400公里外的銀川生活。
????陳連柱:我們從大山里搬到這好地方,我想著大家的生活都會好起來。
????這項惠及最困難群眾的民生工程涉及91個鄉鎮上千個自然村,不僅要讓貧困群眾搬得出,還要穩得住、能致富。
????寧夏移民局局長吳占東:切實抓好項目區后續建設,要大力培育發展產業,確保移民收入持續增長,對移民培訓教育,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
相關鏈接:
[寧夏] 同心開展主題活動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