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商務、金融等相關虛擬經濟行業勞動者勞動報酬持續上漲的同時,去年中國不少地方制造業出現了勞動者聘用量、勞動報酬雙雙下降的趨勢。專家表示,這一數據顯示在國際經濟增長乏力的環境下,中國實體經濟發展正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這是記者6日從“中國15個城市4個重點行業新華經參仕邦人力資源指數年度報告”發布會上獲悉的。
????“新華經參仕邦人力資源指數報告”由《經濟參考報》與廣東仕邦人力資源有限公司聯合調查并分析推出,樣本對象主要是勞務派遣人員等一線職工。本次報告主要調查了北京、長沙、成都、廣州等15個城市的交通運輸及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制造業等4個行業的勞務派遣人員。
????據該報告的責任人、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介紹,與2010年相比,去年勞務派遣用工聘用量有一定增長,但增幅有小幅下降。勞務派遣人員名義勞動報酬相對2010年有12.45%的增長,剔除物價因素后增長為6.73%,增速比較平穩。
????“值得關注的是,勞務派遣用工量的增長在行業和城市之間并不均衡,特別是制造業勞務聘用量和勞動報酬雙雙下降。”蘇海南說。
????該報告調查顯示,與2010年相比,金融業在去年1-10月份的勞務聘用量實現較快增長;交通運輸及倉儲和郵政業有10個月呈現正增長,尤其是8-12月增速超過60%;批發和零售業的聘用量有7個月出現增長,但增幅小于前兩個行業;而制造業僅有5個月出現正增長,且下半年出現了每月40%左右的下降,全年整體呈下降趨勢。
????從勞務報酬指數看,2011年所調查人員的勞動報酬呈現明顯的“前低后高”特點。具體而言,去年勞動報酬指數(以2010年1月為100)在一季度圍繞100上下有小幅波動,二季度在105-110之間,下半年上升到117-128之間。
????“然而分行業看,在所調查的上述4個行業中,只有制造業的勞務派遣人員的名義勞動報酬指數低于100,剔除物價因素后僅為90.96。”蘇海南說。
????他指出,此次指數反映的情況正與中國宏觀經濟走勢,以及國際經濟對中國區域經濟的影響吻合。它反映了中國CPI增幅減緩、各地提高最低工資水平以及宏觀經濟放緩的現實。
????“尤其是制造業勞務派遣人員聘用量和勞動報酬呈全局性下降的事實,更反映了中國實體經濟可能面臨較大壓力的現實。”他說,“本次調查樣本均為月均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中低收入人群。制造業收入下降,會對未來中國勞動者素質產生重要影響,熟練工人可能會進一步流失,這亟待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
????對于今年的形勢,蘇海南預測,整體上勞務派遣用工的聘用量和人員勞動報酬水平均會有所增長。分行業看,除制造業勞務派遣用工聘用量和人員勞動報酬增長不能確定外,其他3個行業均會有所增長。分地區看,中部地區有雙增長的趨勢;東部地區由于廣州、深圳等城市“用工荒”現象的存在,勞動報酬增長趨勢會較明顯,但勞務派遣人員的聘用量可能不會有明顯的增長。
????“對于政府而言,應該通過結構性減稅政策和支持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推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增強經濟增長對勞動力的吸收能力。同時動員社會力量與政府合作,以構建反應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指標體系,并繼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以引導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并結合地區發展目標和當地企業的用人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加強對勞動者的職業教育培訓。”蘇海南建議。
?
相關鏈接:
3月PMI大幅攀升58% 非制造業經濟整體穩定增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