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7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昨天在北京及工程沿線同時舉行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倒計時揭牌儀式,這意味著20個月之后長江之水將調入山東,而再過30個月,北京居民也可以放心地喝上長江水了。不過,近幾年我國干旱災害頻發,未來有沒有可能出現無水可調的局面呢?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長江支流漢江的丹江口水庫引水,通過1200多公里長的輸水干渠,跨越江、淮、黃、海四大流域,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提供用水。東線工程從江蘇省揚州附近的長江干流引水,基本沿京杭大運河逐級提水北送,向黃淮海平原東部和膠東地區供水。預計兩線工程一期會有5億人受益。湖北的丹江口水庫是漢江上游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而它的另一個重要“身份”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去年長江中下游五省遭遇大范圍旱情,丹江口水庫水位一度下降到死水位以下,這一情況曾引發了社會對南水北調工程的質疑。而在去年4月4日,丹江口水庫壩頂迎來了一位客人,他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當時,水庫的水位是134.87米,比常年低了8米。更嚴峻的問題是,水位已經降到了139米死水位以下。當時,溫家寶總理語重心長地說:“大旱引起我的思考,南水北調工程必須建設好”。
溫總理的話言猶在耳,而南水北調的基礎是南水足夠可調配。如果在死水位以下,還能北調嗎?早前,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總工程師沈鳳生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工程全部完工后,不會出現“無水北調”的局面。
沈鳳生:假如這個水位已經上去了,這樣的旱情不會出現這樣嚴重的問題。丹江口遇到枯水的年份一般來說是數十年才能遇到一次,假如遇到這種情況,會不會影響受水區呢?我們也做過研究,中線的沿線城市,我們還有20多座大中型水庫,總的蓄水量可以達到60多億立方米,這些水都可以聯合調度,來提高沿線受水區的供水保證率。
從2002年開始,南水北調工程的建設者們已經整整奮斗了10個年頭。截至目前,已建成的中線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累計向北京供水11.7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首都水資源短缺的狀況。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張野表示,對于工程能否保證有效供水,他很有信心。
張野:去年我們開展了兩個月的大規模的施工質量整治活動,通過整治沿線的所有參建單位對質量意識提高,對質量管理水平提高,從現在來看,效果非常好。在工程建設中,由于天氣的問題、自然環境的問題沿區地況地貌影響施工質量的問題,我們根據相應的措施都采取了技術上的變更,新型材料的使用和施工機械配備上的增加,解決了這些問題。
?
?
???相關鏈接
南水北調已搬遷42萬人 兩年半后北京可飲長江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