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9日消息??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的推進情況備受社會各界關注。記者日前從有關部門獲悉,目前試驗區前期準備工作順利推進,計劃于4月下旬開建,試驗區將“三年成勢、五年成形、十年成城”。試驗區將以文化產業為重點,探索旅游與文化的深度融合,用10年左右時間將先行試驗區建設成體制機制創新的示范區、國際旅游島建設先導區、中國最大的文化產業集聚區、濱海城市示范區及世界一流的度假勝地。預計屆時年接待游客容量達到1000萬人次。五年內,園區城市功能和交通設施進一步完善,園區規模初具,中心區基本成形,累計完成投資超過500億元。探索旅游與文化深度融合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副省長譚力指出,兩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海南省委省政府緊緊抓住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歷史機遇,著力調結構、轉方式、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諧,全省經濟社會保持了健康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2011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15.29億元,比2009年增長52%。此外,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2011年,全省接待過夜國內外游客3001.34萬人次,同比增長16%,旅游收入324.04億元,增長25.8%
據悉,為了加快國際旅游島建設步伐,省委省政府于去年11月將陵水黎安確定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的起步區。先行試驗區起步區規劃面積65平方公里,可開發土地面積39.6平方公里。
圍繞國家特殊政策試驗區
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將圍繞國家賦予國際旅游島的特殊支持政策、開發模式、體制機制創新、產品創新、投融資模式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一是特殊政策試驗。主要包括免稅購物、體育彩票、西南沙旅游、郵輪游艇、水域開放、森林旅游、離岸金融等內容。二是開發模式試驗。以政府為主導、以市場為手段、以企業為主體、以對外開放和加強國際合作為途徑,探索園區開發模式創新。三是體制機制創新試驗。在先行試驗區內成立黨工委和管委會,分別作為省委、省政府的派駐機構。四是產品創新試驗。主要包括大力發展海上運動、潛水等旅游項目,建設郵輪母港,發展郵輪產業。積極探索新媒體總部基地、國際私人博物館等文化創意產業。五是投融資模式創新試驗。探索多元的融資渠道,設立旅游產業基金、發行企業債券。
打造國家級文化產業集聚區
根據先行試驗區的發展定位,先行試驗區建設的具體目標任務有:一是成為解放思想、體制機制創新、先行先試的試驗區,承擔先行先試任務,成為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二是塑造國際旅游島新形象,在一個區域內集中將國際旅游島構想變成現實成果,提高國際旅游島的影響力。三是探索中國濱海城市建設新路子,在城市規劃設計和風格品位上,充分挖掘和彰顯中華文化,體現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四是打造國家級重點文化產業集聚區,吸引國際旅游文化組織和國際重大節會活動落戶園區,推動旅游與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五是建設世界一流的宜居度假勝地,凸顯生態宜居特色,成為中國旅游業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區域和基地。
建成海南國際旅游島示范區
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將按照“三年成勢、五年成形、十年成城”的總體要求,穩步推進先行試驗區建設。三年內,園區規劃、安置、市政交通、園林綠化等基礎設施全面完成,城市主體骨架全面形成。新媒體總部基地、國家南海博物館、私人博物館群落、國家海洋文化主題公園、大型免稅購物娛樂城等重點項目同步建成;旅游風情小鎮、國際學校、國際醫院等主題配套設施建成;累計完成投資超過250億元,逐漸成為全國投資熱點。五年內,城市功能和交通設施進一步完善,園區規模初具,中心區基本成形。試驗區知名度繼續擴大,成為國家級重點文化產業集聚區。累計完成投資超過500億元,年游客接待量達到400萬人次以上。十年內,城市功能配套體系全面完善,“水、綠、城、文”主題凸顯。試驗區成為一座低碳節能、綠色宜居、文明富庶、富有中華文化特色的時尚濱海新城,成為全國最大的文化產業集聚區,成為海南經濟重要增長極、海南國際旅游島示范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