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海南新聞>

    重走史圖博之路:探尋黎族原生態文化背影[圖]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2-04-09 18:56

      海南周刊

      重走史圖博之路:

      探尋黎族原生態文化背影

      穿行在史圖博走過的黎族村寨  

    ?史圖博途經的大岐河的小山谷

    ????抽煙的黎族婦女

    ????大岐黎

    ????周偉民夫婦在白沙元門鎮找到史圖博到達元門峒的歷史見證人(右)

      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國人眼中的海南·重走史圖博之路

      中國南大門的戰略地位,豐厚的自然文化資源,海南島很早就引起了國外學者的注意。近代以來,海南一直是海內外史學家、民族學家、人類學家關注的熱點。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一撥撥外國人通過各種渠道而來,對海南島展開調查研究,試圖向世界解構海南島。

      早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傳教士香便文、冶基善,便在海南島進行了幾十天的徒步考察;1928年,法國傳教士薩維納也曾踏足海南五指山黎區。1930年代,德國著名人類學家史圖博兩次深入海南島黎區……這些外國傳教士、學者,留下了《海南紀行》、《海南島志》、《海南島的黎族》等著作,也為海南豐厚的歷史文化留下了一份特殊遺產。結合今日海南學者的研究成果,從本期起,海南周刊推出《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外國人眼中的海南》系列報道,與讀者共同走進近百年來外國人視野中的海南。

      上世紀30年代,德國人類學家史圖博所著的《海南島的黎族》,是外國學者對黎族研究的權威著作。這部書對黎族的習俗、技藝及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作了詳細的田野調查,并留下客觀記錄,成為寶貴的黎族原生態資料。近年來,海南大學教授周偉民、唐玲玲沿著史圖博的足跡多次走進黎族村寨,對80年來的黎族文化變遷進行了深入的比較研究。我們的系列報道即以兩位教授的調查與研究為開篇,透過八十年前人類學家史圖博和今時代學者的不同視角,共同品讀黎族文化的無限魅力。

      1999年8月25日,筆者到昌江黎族自治縣的王下鄉,開始為期17天的文化人類學的田野調查。后來還連續去過三次。史圖博于1932年8月3日由儋州南豐進入昌江,從牙營、雞心、烏烈、七差、重合一直走來,8月15日到王下鄉、牙迫村,前后共13天。因為當時到王下鄉沒有路,史圖博從雅加大嶺北端沿山谷向南,繞過1300多米的仙婆嶺,再向南到達900米的七差嶺,再往上行到5公里處,到達王下的一個小村子牙格(現名牙迫)。

      史圖博寫道:“道路穿過川流于峽谷的奔騰的山溪,沿著山谷左側(南面)險阻的斜坡伸展,從那里越過了已經是西北向金齒嶺和右邊的山谷斜坡,可以瞭望到聳立著巖石山山頂的美麗景色。”他還用抒情筆調寫出月夜的詩情畫意:“牙格村位于全被樹林覆蓋著的短而窄的山谷中,村子是由七個被芭蕉園圍著的簡陋的山住戶組成的,當我們抵達村子時,全部居民都到遠地收割去了,一般說來,這里不便于水田耕作,全部景觀看來像是未經勞動加工的樣子,我們充分享受了極其美麗的落日景色,欣賞了山溪的流響,鳥的鳴聲,鹿與猿猴的啼聲和美麗的月夜。”接著,他描寫山谷奔流于巖石之間的急流,并詳細地記錄王下鄉著名的皇帝洞的石灰巖洞穴的特征,鐘乳石、石筍、臺地等組成的美麗的鐘乳洞,洞穴入口處有用人工劈石砌成的石壁。

      筆者前些年在牙迫村及皇帝洞考察時,見識到皇帝洞的奇特壯觀,證實80年前史圖博所記載的景色依舊。然而牙迫村已經發生巨大變化,遠不止7戶人家,而是發展成為有4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27戶,總人口561人的村落,而且2003年整體搬遷到石碌鎮水頭村的南北通坡,取名為水富村。

      史圖博到達元門峒的歷史見證人

      2001年4月4日至30日,筆者曾帶領在海南大學進修的喬治·華盛頓大學人類學系學生李東到白沙黎族自治縣進行田野調查,這是史圖博最重視的地區。他在《海南島民族志》一書中說:“為了把全部黎族共同的東西用白沙峒來作代表,因此我對他們的情況特別作詳細了解說明,白沙峒黎是使人感到很有趣的種族,而且受外界影響特別大的種族。”在他所拍攝的照片中,有關白沙峒的有76張,元門峒有8張,他對白沙峒黎族所居住的房屋、織錦、文身等習俗的描寫特別詳細,甚至連孩子的抱法,孩子肚子里的寄生蟲,孩子的死亡率,當時治病的巫術……,都寫得十分細致入微。

      筆者在白沙峒調查中,希望能找到見過史圖博的老人。果然,在元門鎮翁村找到一位78歲的老人,在他十一二歲時,村里來了一位紅頭發白臉龐勾鼻子的外國人,同來的有六七人,他騎馬,搬了一大堆東西,住在“奧雅”(黎族頭人)有木地板的茅草屋里,整天走村串戶,有人跟他說洋文。云云。這些敘述,正好與史圖博在《海南島民族志》一書所記他在元門峒時的細節相吻合。

      這是筆者所找到第一位在黎村見過史圖博的耄耋老人,他是史圖博當年到達元門峒的歷史見證人。

      發簪中找尋黎族歷史

      在白沙的高峰村,筆者找到了史圖博在書中特意細致描繪的發簪。帶領筆者到高峰村的白沙博物館副館長王啟敏說,這是最古老的黎族特色,是其它方言所沒有的。發簪是用獸骨雕刻成的,上面刻有武裝的將軍形象,猶如史圖博所記述的模樣。筆者在高峰村所見到的骨簪,大致也有如此多彩的圖案。

      可惜,筆者當時想從村民手中購買骨簪,他們都不肯賣。他們回答說,骨簪在“文革”時被沒收了不少,現在家里祖傳僅此一物。他們作為祖傳物品保留下來,永志記念。

      史圖博從骨簪考察歷史,力圖在發簪中尋找黎族與中國國內國外的聯系,并進而追尋族群起源與發展歷史中某些蛛絲馬跡。骨雕上圖案之謎,史圖博認為只能擴大到東南亞各地民族群體的習俗中去探究。

      史圖博在白沙所考察的白沙峒和元門峒,是他此次旅行中最為關注的地區,所以他的記錄也特別詳細。

      道公眼中的史圖博

      80年前史圖博到重合村的時候,這里剛結束了一次刀光劍影的械斗,史圖博正好參加戰后的談判。

      2003年10月,筆者在海南省博物館王恩和她的丈夫符勇的陪同下,到昌江七差鄉作田野調查。10月5日筆者來到重合村。王恩找到重合村一位老道公符傭期的兒子,他熱情地帶我們找到了他的父親符傭期。這是一位面貌和詳、瘦高個子的黎族老人,已經有83歲了,是該村的老道公,筆者很高興找到他,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兒童時代見過來村里的洋人。于是迫不及待地對他進行采訪;下午又去他家里進行第二次對話。

      符傭期老人告訴筆者,他在13歲時見過這位來七差重合村的洋人,高鼻子,藍眼睛,騎著馬到村長家,送給村長符青高150個大洋,還給副村長符重發了50個大洋(銀元),都是袁大頭。在場的符勇聽后禁不住大笑起來。我們當時被他的笑聲驚呆了。停筆詢問。說來也真湊巧了,原來這位當年的符村長就是符勇的曾祖父,不過當時符勇尚未出生,并不知道有這段故事。由于村長得了銀子,史圖博在七差買了很多東西,如樂器、服飾等,他們住在青高家,走到哪里都做筆記。用光洋換衣物,一個光洋換一件,自帶食品,到各家各戶采訪,詢問姓名、有多少人口等。住了幾天后才走。

      接著,筆者又找到史圖博在重合村憩息的地方。在一幢房子旁邊有一片空地,幾棵挺拔的樹沖向藍天,樹蔭下幾頭黃牛悠閑站著或臥伏。面對如此寧靜的村景,引人遐想當年史圖博到達時那種熱鬧的場面。

      2009年8月,筆者到元門鎮立志村,訪問當年見過史圖博的老人王明堅。老人已88歲,與兒孫一起住在這兩間平房里,老人子孫滿堂。王明堅老人的思維已經不集中,語言不清,說不出兒時情景。

      五指山岐黎 極其漢化的岐

      在五指山區,現代化的程度比其它地區快得多。當年史圖博在五指山地區時,已感受到這一現象。他說:“五指山山區黎族同南該地區黎族一樣,是極其漢化了的岐。他們的住宅多數仍按岐黎的方式建造,但同漢族農民的簡單小房屋沒有什么不同,婦女服裝仍與原來的岐相似……我想近代的訪問海南島的旅行家也和古代的漢族移民者們一樣,感覺到富于珍貴木材和野獸的五指山山區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史圖博從五指山到達在昌化河谷地最高處的牙享村,該村居民雖然是岐黎,但比五指山的岐黎更加漢化,已經失去了原有的面貌。在19世紀30年代五指山岐黎的漢化程度已經普遍,經歷80多年之后,五指山區已經尋找不到黎族古老的原生態的村寨了。五指山市或保亭縣城,所到之處,是繁榮商業城鎮。

      本版圖片由周偉民夫婦提供,老照片選自史圖博的《海南島的黎族》。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周偉民 唐玲玲] [編輯:謝軍輝]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卡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 被公连续侵犯中文字幕| 放荡的女人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首页| zztt668.su黑料不打烊| 日本xxxx18护士|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爱情岛论坛免费观看大全在线| 国产乱理伦片a级在线观看| 91在线看片一区国产| 天天躁夜夜躁狂狂躁综合|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金尊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女仆的味道hd中字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一页| 欧美zooz人禽交免费观看| 俄罗斯小小幼儿视频大全 | 巨胸流奶水视频www网站|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就去吻|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免费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裸体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 亚洲一级片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午夜三级限制福利电影在线看| 色成快人播电影网|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国产区视频在线观看| 黄页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色a在线观看| 一个上面吃一个下免费| 孕交videodesexo孕交|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日本不卡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av极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理论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