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已經在2010年7月變更名稱(記者孫令正攝)
公司已經變更名稱
隨后記者來到海口市工商局,通過對企業信息的查詢得知,原海南華夏傳統永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2010年7月2日已經改名為海南傳統永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而企業登記地址是,海口市南寶路9號欣安花園B座1006房,與之前記者所找到的地方僅一個樓道之隔,而企業登記電話為空。
據從工商部門查獲的企業信息,記者了解到,該公司經營截止日期為2028年11月,經營范圍為餐飲、餐飲技能培訓、餐飲服務(主食、熱菜、豆漿)等;有4位投資者,其中法定代表人是練某。得悉該公司的注冊地址后,記者再次折返回欣安花園,此時是上午11時15分左右。記者再次來到該小區B棟10樓的1006室時發現,該房間門口并沒有懸掛任何牌匾,而當記者多次敲門后也沒有人回應。而據小區物業管理處介紹,據他們了解1006室也是居民居住所用,但也不排除作為公司辦公地點。“因為在小區內設置辦公地點,所收取的相關管理費用不一樣,也有這種考慮不讓我們知道。”小區物管處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至此,記者三度欲尋找該公司,卻始終未果。根據記者了解到,企業在搬遷辦公住所后,而不在相關部門進行變更手續,也違反了相關規定。
多數消費者認為“不受影響”
微博名為“海南杰克”的網友是一位在海南工作生活的臺灣人。4月8日,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永和本是臺灣的一處地名。永和離臺北非常近,臺北人早上起來后,都會說:“走,去永和喝豆漿,吃早餐去!”“大概在1949年、1950年,從大陸來臺的退役老兵迫于生計,在臺北與永和間的中正橋頭,經營快餐早點的小棚,磨豆漿、炸油條……慢慢從最初的一兩家,漸漸形成了一片攤鋪。”他告訴記者,現如今,永和豆漿的招牌在臺北也是隨處可見。“所以,說海南的傳統永和豆漿是山寨,我不太認同,永和豆漿在臺灣也不是專屬一個人,一家企業,在我看來,永和豆漿代表著永和那個地方的所有豆漿攤鋪。”
4月9日,記者在海口市五指山路至明珠廣場一帶向市民發放了關于這個問題的一百份調查問卷。其中77%的被調查者認為,不管海南傳統永和豆漿跟臺灣永和豆漿沒有關系,“也不會影響消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