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議題成關鍵 三成多選民棄權
南方日報:哪些議題將成為候選人勝選的關鍵?
張金嶺:當下法國面臨的主導性議題包括三個,就業、社會保險財政和金融秩序問題。法國人每天都在說購買力下降,只有通過經濟發展才能解決經濟問題。領導經濟發展的能力應當是所有選民對未來總統候選人所擁有的基本能力的期待。
熊昊:目前法國民眾最關注的是經濟和社會問題,尤其是目前歐元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這對各個候選人都是考驗。
王朝暉:法國人現在最關注的是經濟,但薩科齊任內5年經濟政策執行得并不是很成功,在應對經濟危機、歐債危機這些方面雖然盡了很多努力但不到位。薩科齊的政策被很多人認為是維護富人利益。
南方日報:有沒有一些候選人提出了可行的經濟對策?
熊昊:薩科齊提出的一些構想,比如保護法國或者歐洲國家的民族工業,應對其他國家進口商品的沖擊,有利于某些企業的發展,因此有可能得到一些選票。奧朗德承諾要通過增加個人特別是富人的所得稅,以減輕國內一些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目前來看,奧朗德這一立場遭到一些阻力。
王朝暉:左右兩派在經濟問題上只是細微的差別,比如到底是增稅還是縮減開支。薩科齊只有像2007年一樣提出更有遠見的政策,才能爭取更多的選民。
南方日報:有32%的選民決定投棄權票。有分析說,這表明選民對目前經濟現狀不滿,您如何看?
王朝暉:法國現在的經濟形勢如此不樂觀,不論是左派還是薩科齊上臺,恐怕都難以拿出有效的綱領,所以民眾對左右兩黨都感覺失望。不過如果候選人能把準備投棄權票的民眾調動起來,選民基礎擴大了,他的得票率就可能會更高。因此,不論是奧朗德還是薩科齊都在宣揚要投有效的票,呼吁棄權的人投票。
張金嶺:法國選舉有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就是棄權,每次都有10%到30%的棄權率。第一輪的棄權率很高是法國的一種政治文化。
對華政策對話是主流
南方日報:歐債危機的爆發,讓歐洲一體化進程受挫。各候選人對這一問題的立場有何不同?
熊昊:奧朗德主要是建議歐盟國家在統一的財政方面,進行通力合作;而薩科齊強調在和歐盟進行合作的時候,要保持民族獨立性。他們在進行歐盟改革問題上有一致性,但是在改革歐盟財政問題上,薩科齊顯得比較傳統。他主要是想盡可能照顧本國一些階層的利益,而不是單純的為了改革而改革。
王朝暉:各候選人總體對歐洲一體化進程持積極態度,比如奧朗德、薩科齊、貝魯。但勒龐、梅朗雄等極端的右翼和左翼對歐洲一體化說“不”。
南方日報:此次法國大選,對華外交是否會成為激烈爭議的外交議題?
王朝暉:在今年的大選中,各候選人更多是對國內問題的爭議,大的外交戰略問題都沒有在大選中出現。
中法關系經過近幾年的磨合,已經發展成相對來說比較成熟的關系。薩科齊對中國的態度相對過去來說已經比較成熟了,所以應該不會有大的波折。如果奧朗德上臺,可能在所謂的人權問題上會有小的意見和分歧。不過,中法關系,還是以對話為主流。
法國新政府 向左還是右?
觀點PK
南方日報:奧朗德作為左翼政黨社會黨的候選人受到特別關注,下一屆是否會是一個左翼或右翼政府?還是“左右融合”的大聯合政府?
張金嶺:法國大選的10個候選人中,極左派2人,左派3人,中間派1人,右派2人,極右派1人,還有一個從意識形態方面很難分辨。很難說左派就是占優勢的,因為候選人的數量多并不代表影響力大,不到最后一刻看不出大選的風向指向哪兒。
王朝暉:薩科齊在前期是提倡大聯合政府的,但后來又轉向他右派的價值觀。如果薩科齊連任的話肯定還要聯絡中間派的力量,只能說是一個“中右”的政府。奧朗德如果想第二輪勝出,必須和梅朗雄重新會合達成協議,政府還是“中左”性質。
熊昊:有一些民眾支持奧朗德,并不是說支持“左翼”,而是體現了民眾基于對現狀的不滿,寄希望于能夠改革的奧朗德,但民眾并不希望政府完全是“左”或者“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