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沙4月13日電 題:工業松香褪鴨毛屢禁不絕 政府部門吁尋替代產品
一位顧客從擺滿雞鴨的生鮮柜臺走過時,戴著帽子的營業員滿臉堆笑地介紹:“看看不,才送過來的新鮮鴨,今天特價。”
這位顧客抬頭望了望懸掛的價格標簽,用手翻撿其中一只鴨,皺了下眉,準備離開。
見狀,營業員緊追不舍地繼續推銷:“要不再看看?”顧客笑了笑說:“算了,聽說鴨是用工業松香拔的毛,有些擔心。”
這是中新網記者4月11日下午5時許在長沙市河西岳麓區某大型超市目睹的一幕。幾天前,這里還是另一番景象——同一時段里,前來家禽生鮮柜臺選購的顧客絡繹不絕。
4月8日晚,媒體報道了長沙市楊家山禽畜批發市場用工業松香為鴨拔毛的新聞,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據報道,工業松香中含有鉛等重金屬和有毒化合物,在高溫下會進入鴨子的毛孔。如長期食用工業松香脫毛鴨,鴨子體內的鉛和毒素日積月累,會對人體肝臟和腎臟造成傷害,甚至致癌。
受此事件影響的還有某家禽分割加工企業的楊老板。見到記者后,他大倒苦水:“近幾天,公司負責為大型超市提供的鴨成品數量急劇下降,之前每天約3000只,如今每天約1000只。”
事發后,記者從長沙市工商部門了解到,為整肅市場,涉嫌用工業松香加工鴨的經營戶及市場開辦者已被立案調查。工商部門責令楊家山禽畜批發市場開辦者緊急調運1噸左右食用松香對場內所有經營戶免費發放。
4月10日,長沙市工商局發布2012年第1號消費提醒:“警惕工業松香脫鴨毛”,并在當地媒體發布識別工業松香褪鴨毛的方法。
此事似乎就此告一段落。但令消費者擔心的是,用工業松香為鴨子褪毛并非長沙獨有現象。網絡搜索顯示,上述案例在全國多個城市都出現過。
食品安全大于天。由此引發的追問是:工業松香為家禽褪毛是由來已久還是偶然事件?這種現象能絕跡嗎?
工業松香拔鴨毛涉嫌違法加工
記者走訪了解到,目前,在長沙市場,為家禽拔毛的方法主要有幾種:專業家禽脫毛機械、手工拔毛法、松香褪毛法。
上個世紀90年代,長沙還曾短暫盛行過用瀝青褪毛的作法。但這種老套的作法污染嚴重,氣味刺鼻,很快遭淘汰。“長期食用經瀝青加工的肉類制品,會傷害人的神經系統,使人神經衰弱、頭昏、記憶力下降等。”一位專業人士表示。
長沙市工商局市場分局市場監管科科長黃忠告訴記者,從調查來看,家禽脫毛機與手工拔毛法主要用于農貿市場的零售經營戶,量少,時間充足,加上顧客的當面監督,“沒有用松香拔毛的空間及必要”。
不知從何時起,用松香為家禽褪毛的方法開始流入長沙。
在記者暗訪的過程中,松香拔毛的“神奇”令人瞠目:手工將一只鴨的毛拔干凈,需要20分鐘甚至更長時間;將原料換作松香,鴨褪毛的速度只需6、7分鐘——毛色各異的家禽經過鍋內黑乎乎的松香液體侵泡后,瞬間變光滑。
“鴨子身上細微的絨毛只有松香才能迅速去凈,褪毛不盡的鴨也直接影響‘賣相’。”一位不愿具名的家禽經營者告訴記者,“這樣的功效顯然是專業家禽脫毛機所不具備的。”
選擇工業松香褪毛還有另一理由。這位經營戶說,該批發市場每天銷售量大,若以人工拔毛的方式,一天只能殺幾十只鴨,還不太干凈。采用松香褪毛的方法,一天可以宰殺近200只鴨。
媒體曝光的當晚,工商等人員趕赴楊家山禽畜批發市場執法時發現,個體攤販所用的松香均為工業松香。
據了解,楊家山禽畜批發市場是目前長沙市最大的禽畜批發市場,有80多家經營戶,平均每天售出家禽牲畜量有四萬只左右,占有長沙市及周邊縣市禽畜批發供應總量65%的市場份額。
記者了解的數據顯示,長沙市共有410余位家禽經營者,使用松香為鴨子拔毛的經營者約占130戶。
不易分辨與監管之難
讓人費解的是,面對執法,長沙市楊家山禽畜批發市場的經營者極其阻撓,態度不屑一顧。一位違法使用松香褪毛的經營者不以為然地說:“如果不用松香,這個市場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搞不成了。”
事實上,用來褪毛的工業松香并非沒有替代品,提純后的松香,與食用甘油發生反應,可以得到松香甘油酯,也被稱為食用松香,且已列入食品添加劑中加工助劑使用標準中,可安全用于加工食品。
那么,經營者為何又要冒險,棄食用松香而選擇工業松香?
楊家山禽畜批發市場一位不愿具名的經營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食用松香的廠家批發價格為19元/公斤,工業松香的價格為14元/公斤,“只要量一大,成本增加十分明顯”。
這位經營者說,因原材料價格上漲,食用松香的價格由2009年的9元/公斤上漲到現在的19元/公斤,加之市面上沒有零售店,僅株洲一家企業生產食用松香,生產廠家有限,購買不便。
巨大的利益驅動及食用松香與工業松香的近似性,加劇了“賭徒們”的僥幸心理。
這位經營者表示,不論從外觀上看,還是溶于水后的顏色及氣味,兩者之間相差無異。特別是食用松香多次使用后,兩者近似度更高。
即使是執法人員,肉眼同樣難以區分。
長期一線執法的黃忠也承認了上述說法,他說,“仔細用鼻子聞的話,食用松香刺激的氣味要略輕于工業松香。”
不易分辨的特性也加大了行政執法人員的工作難度。
黃忠說,在日常執法中,為了區分兩種不同性質的松香,執法人員通常只能依靠人贓俱獲,即在加工現場,直接對經營者違法行為進行查處或者是接到舉報投訴后,經營者拿不出相關的票據證明其合法正當來源,才能當工業松香處理。
在黃忠看來,當前,只有依靠市場經營者的自律及與他們簽訂食品安全責任狀,作為食品安全責任第一人的市場開辦者加強日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向工商部門報告。
政府部門吁尋替代產品
為了破解這一難題,長沙市相關部門一直在努力尋求解決路徑。
2009年6月18日,長沙市率先在全國成立了首支食品安全公安執法隊伍——長沙市公安局治安支隊食品安全執法大隊,其職能便是全面履行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
長沙市政府副秘書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黃吉邦告訴記者,去年,他們為此專門進行過全市專項整治及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果。
黃忠也告訴記者,在加大打擊力度的基礎上,長沙市工商局堅持打疏結合,積極推廣使用國家衛生部允許使用的禽畜脫毛加工助劑——松香甘油脂進行加工。2009年,工商部門共購買了一噸松香甘油脂免費發放給家禽經營戶使用。
但囿于經費限制,免費贈送活動未能持續開展。
針對執法不力的質疑,黃忠解釋說,在執法過程中,他們比較困惑的是,以往只能對經營戶的行為進行行政處罰,打擊威懾力度不夠,要鑒定加工鴨中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質,需到相關職能部門作專業檢測,可之前長沙未有具有專業檢測機構,直到去年六月,長沙市畜禽水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才獲得動物重金屬檢測資質認證。
“該認證通過后,將為我們的執法工作帶來很大幫助。”黃忠說。
在黃忠看來,執法與處罰不是目的,更不是辦法,他們希望找到一種價廉物美的物品來替代工業松香。
這也是黃吉邦所期待的。黃吉邦說,下一步,長沙市委市政府將組織相關專家進行技術攻關,并向社會征詢意見,在現代科技與傳統模式中,探尋工業松香的替代品。另外,他們還將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包括工商在內,到全國其他省市考察取經,“必須找到合適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對于屢教不改,頂風作案的經營戶,我們將加大執法力度,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黃吉邦說,“用工業松香為鴨子褪毛的作法,是堅決制止的。”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