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16日消息?4月9日,延安子長縣公安機關和食品藥品監管局聯手破獲一起駭人聽聞的食品安全大案,一舉將用動物腐肉、內臟熬地溝油出售的賈某、薛某夫婦抓獲,并順藤摸瓜,將涉嫌使用地溝油的清澗縣山久食業公司法人代表、總經理師某拘捕。
黑窩點
用動物腐肉熬地溝油
4月初以來,子長縣警方接到群眾舉報,稱該縣瓦窯堡鎮馮家屯村有一處隱蔽院落,從里面散發的氣味惡臭熏天,嚴重影響到村民的生活環境。接到舉報后,子長縣警方快速出動,突擊清查了這一院落,令警方震驚的是,這是一處用動物腐爛皮肉和內臟熬制地溝油的黑窩點。“以前從來沒聽說過用‘豬下水’熬油!我們在現場發現,兩口污濁不堪的大鐵鍋正在熬制,旁邊還堆放著已經變質的豬內臟,陣陣惡臭讓人作嘔。”一位參與調查的民警告訴記者。
經警方調查得知,黑窩點主人賈某、薛某系夫妻,是該縣瓦窯堡鎮馮家屯村人。夫婦倆從2008年開始在市場賣菜,后來聽說能用宰殺牛羊豬后剩下的下腳料和內臟能熬制地溝油,就動了歪念頭。此后,兩人從市場低價收購或撿拾一些商販丟棄的動物內臟和腐肉來熬油。“熬制好的地溝油每公斤能賣6元錢,夫婦倆每天能熬制數十公斤。除掉低廉的成本,利潤比較可觀。”一名知情者告訴記者。
食品企業
購入大量地溝油
昨日下午,子長縣一辦案民警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一連說出幾個“不可思議”。他說:“誰能想到,用動物內臟熬制的地溝油竟然大部分被銷售到清澗縣一家食品龍頭企業,用于炸制一種當地小吃,而且銷量巨大。”
記者了解到,清澗縣的這家食品龍頭企業全稱為清澗縣山久食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一種當地小吃曾被省有關部門評為“省級名優食品”,其旗下系列食品還通過了ISO9001、2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據悉,這種當地小吃“銷路火爆,特別是每年廟會和逢年過節,當地人走親訪友少不了。”清澗縣一食品批發商說。而在事發后,該企業生產的多種食品已經下架,當地警方和食品衛生監管部門也已介入事件調查。
查處結果
4名涉案人員被刑拘
昨日下午,子長警方向本報透露,賈某、薛某夫婦倆落網后,供述了黑油品流向。據辦案民警介紹:由于涉案的清澗縣山久食業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總經理師某是縣人大代表,所以我們發函請求清澗縣人大取消其人大代表資格。4月10日,師某的人大代表資格被依法取消。次日,子長警方因其涉嫌食品安全罪被刑事拘留。
警方深入調查后發現,這種用腐肉熬制的地溝油還流向子長縣藍鳥飯館、安定路清澗烙餅館、廣安街楊橋畔大燴菜、楊家園則鎮曉毛飯館和四路口三保蒸餃館等餐飲店。“其實還不止這幾家飯館,我們眼下正在進一步調查地溝油的流向。”一辦案民警說。
目前,清澗縣山久食業有限公司、子長縣5家涉案餐館均被查封,賈某、薛某夫婦以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刑拘;山久食業公司法人代表、總經理師某、藍鳥飯館老板石某以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被刑拘。
“名優”背后的反思
個別不法企業使用地溝油不是什么新鮮事。隨著各地執法部門加大查處力度,不少案件被曝光。這并不意味著食品安全越來越沒保障。這類案件能夠不斷被公布于眾,本身就是一種進步,充分說明執法力度在加強,食品生產也必將走上正軌。在子長縣執法部門查處的這起非法用腐肉熬制地溝油的案件中,最可不思議的,不是腐肉熬油,而是涉案食品企業的產品獲得了“名優”的稱號。誠然,目前執法部門能斷定的是,地溝油流向了該企業,其使用范圍有多大暫時未有定論。不過,該企業獲得的“榮譽”與涉嫌使用地溝油兩件事,形成了某種不可思議的對比。兩件事,也許不相干,也許人們目前的推測都錯了,也許該企業的產品,評選當年的確質量不錯,但是“民以食為天”,作為消費者最關心的是,企業創“名優”之后如何保持“名優”,相關部門如何有效監管“名優”,使之始終如一。
?
相關鏈接:
人大代表調研稱杭州一半“地溝油”不明去向(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