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4月16日電? 經過三年的醫改,《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五項重點改革任務全面完成,階段性目標如期實現。全國95%的城鄉居民有了基本醫保,基本藥物以低于改革前30%的價格供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回歸公益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免費提供,百姓的基本醫療需求有了保障。
在青海省海南州貴德縣尕讓鄉蓆芨灘衛生室,患感冒的毛生財正在輸液,他告訴記者,看病花了15元,報銷后自己花的錢也就是兩元。
看病花錢少了,是基層百姓尤其是農村居民對此次醫改的最大感受。這得益于醫改的核心理念,即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該理念意味著我國要建立起覆蓋全民的醫藥衛生公共產品的供應保障體系,滿足人們的基本醫療需求。全國各地以基本藥物制度為切入口,破除“以藥補醫”的舊機制,同時進行全民基本醫保的體系建設,推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公立醫院改革進行試點。
如今,改革進行了三年,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框架初步建立,滿足基本醫療需求的公共產品實現了制度上的全面供應。如全民基本醫保體系初步建立,13億人有了醫保,覆蓋了95%的城鄉居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初步回歸公益性,醫院、醫生的收入不再從藥品銷售收入上獲取,而是由多渠道的補償機制補足;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在所有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農村三級醫療服務網絡初步形成,城市有完善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基本醫療服務的可及性、便利性大大提高;從今年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以年人均40元的標準進行均等化供應,10大類40余項服務以免費形式逐步向全國居民提供。
百姓難以承受的大病,此次醫改也不斷提高保障水平。94%的縣提高了農村兒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保障水平,困難家庭患兒看病費用實際補償比例從2008年的40%提高到70%—90%。2011年又將終末期腎病、重型精神疾病等6類重大疾病納入試點范圍,超過20萬名患者獲得補償,實際補償比例接近65%。
國際社會對我國醫改給予高度關注,世衛組織、《柳葉刀》醫學雜志肯定了我國醫改的正確方向。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公室主任孫志剛認為,改革的階段性成果仍與群眾的期盼有較大差距,需要鞏固完善,一些體制性矛盾還有待突破,深化改革的任務十分艱巨、任重道遠。
?
相關鏈接:
戒煙藥擬納入醫保引爭議 網友調侃買偉哥可報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