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17日消息? (見習記者 任錦雯) 作為海南省的省會城市,海口一向以椰風海韻為世人所熟知,但在今年的項目建設中,海口一季度共完成投資40多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幅超過40%,用實打實的速度領跑海南,為我省的項目建設年打響了開門紅。
“僑中路定額工期24個月,實際僅用10個月;和平南貫通工程定額工期12個月,實際僅用6個月,會展中心全部完工僅用18個月……”一份份擲地有聲而又干凈利落的答卷,無疑都彰顯了四個字,那就是“海口速度”。
“海口速度”體現的是海口作為省會城市勇擔責任的態度,體現的是海口作為國際旅游島城市不畏挑戰的果敢。它依托于一套好的制度,更來源于政府不懈努力的服務。硬指標、軟服務兩手一起抓,兩手都要硬,海口正用響亮的聲音告訴大家,勇擔責任,海口正在斬劈鯨波,破浪前行。
硬指標:倒排工期 每個崗位必須準時交卷
塔吊林立,樁機轟鳴,奮力爭先,熱潮翻涌。14日,記者走進海口市青年路延長線的施工工地,立即被熱火朝天的場面震撼了。據了解,青年路延長線是今年我市擬新建的10條市政道路之一,是繼五路四橋后的又一項關乎海口交通整治的重點工程。
走進青年路延長線項目指揮部,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張和墻一般大的施工進度表。只見進度表上清楚地標注了清表、污水、雨水、路基、路面、人行道、照明以及綠化等每一個工序的時間節點。項目總工丁大明說:“項目嚴格按照進度表執行,比如規定清表工作在3月31日結束,那工人就必須準時交卷。”據他介紹,為了保證工程進度,工人們早上五點就開始工作,持續作業到晚上11點才收工。項目組還對工程目標和時間節點進行了2次細分,確保項目早開工、早竣工、早見效。
嚴要求,見成績。 丁大明告訴記者,目前青年路延長線項目已經完成A段的清表工作,排水管道溝漕已經開挖,馬上準備管道的安裝工作,B段工程也已開始。“開工近半個月,我們已經完成了全部任務的8%,比預期速度快了近2%。”丁大明對記者說。
省委副書記、省長蔣定之到海口市檢查督導項目建設和投資落實情況時,對海口的項目建設提出新的期待和要求,要求省會城市海口能夠直面擔當責任,確保在項目建設上取得新的突破,實現全年主要經濟預期目標。
為了不讓排好的工期不成為一紙空文,市委常委、市長以及各項目分管領導定期會議,現場辦公,協調各部門著重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
有人會問“海口速度”從何而來?這份沉甸甸的答卷無疑凝結了每一個工人辛勤的汗水,但更多的來自于一個好的責任模式。“倒排工期,責任到崗,一把手親自抓”,這些硬指標是“海口速度”的鐵拳,代表了海口作為省會城市突破項目建設效率瓶頸的探索和突破。作為一種模式和經驗,這個“鐵拳”應該也可以成為其他城市在項目建設中的利器,發揮更大的作用。
軟服務:聯審聯辦聯批 每個項目都能暢通無阻
自2011年6月落成使用的海南國際會展中心結合節能、環保、低碳等綠色主題,融入了濱海文化元素,它不僅是海口的地標性建筑,更是海口會展經濟的支撐塔。
連綿起伏的白色外墻,金碧輝煌的迎賓大廳,水晶蓮花的藝術吊燈,置身海南會展中心,記者不禁驚嘆,這樣完美的建筑藝術從破土到完工竟然只用了18個月的時間。
據了解,為解決會展中心在審批和施工中遇到的問題,海口市政府專門為其開辟行政許可事項“綠色通道”,按照“統一受理、聯審聯辦、特事特辦、限時辦結”的原則,將各職能部門的審批程序由串聯改為并聯,從而實現了項目審批流程的從簡從快辦理。
更為可喜的是會展中心的綠色通道將不會成為個案,目前海口市市委市政府已經把“聯審聯辦聯批”的工作方法進一步推廣到更多的重點項目工作中。現在正在推進的海南國際汽車園項目就是眾多受益項目中的一個。項目負責人米一全對此頗有感觸,“原來需要跑好多個部分耗費很多時間的事情,現在政府都想在了我們的前頭。”眼看著園區里馬上就要修好的規劃路,他說:“一切為了項目,一切方便項目,這正是海口市委市政府一直在做的。”
海口市重點項目推進辦公室副主任陳昊旻表示,聯審聯辦聯批應該成為我市改進機關作風,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辦事效率,推進項目建設的有效平臺。建立聯審聯批聯辦機制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著力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切實改善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政務服務環境。
項目建設的生命線是效率,干部的工作核心就是切實保證項目推進的速度和質量。因此,優化重點項目發展環境是政府工作的需要,而想方設法的為項目建設提供更便捷的軟硬件設施應該成為項目所在地政府的重中之重。
驕人的成績固然讓人高興,但我們更高興地是看到“海口速度”不再是存在于個別項目中的數字成果,它正在成長為一種可以擴散開去的經驗,它的價值更在于摸索出了一條可以復制或者借鑒的“項目提速戰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