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藥,良心藥,放心藥”,成了一句空話。繼“毒奶粉”、“瘦肉精”后,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鉻超標膠囊流入了修正藥業、通化金馬等九大藥企。前天,通化金馬開盤暴跌7%,海南藥業、紫鑫藥業、片仔癀等大批醫藥股連跌不止。“毒性”迅速擴散,港股市場也被傳染,11點左右時,港股中的羅欣藥業(08058.HK)跌5.01%、聯邦制藥(03933.HK)跌2.48%、武夷藥業(01889.HK)跌2.38%。
王亞偉 “中毒”不淺
前日醫藥股普遍下跌,詭異的是通化金馬盤中一度翻紅。最終醫藥指數才由下跌1%,轉為僅跌0.5%。不過,基金、私募等機構重倉的醫藥板塊,流通市值也蒸發掉2500億元。
這一次,機構被陰了。
通化金馬日前已跌到三年前,有意思的是,明星經理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于去年三季度新進307.54萬股,成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唯一的基金機構投資者。這一次, 王亞偉“中毒”不淺。
在實體經濟持續下滑的背景下,醫藥板塊的防御特性在這一環境下尤為機構投資者所重視。近年來一直是基金、私募等機構的避風港。今年一季度,記者查閱上市公司一季報還發現,易方達、南方等大型基金均繼續增持介入醫藥股智飛生物,上海凱寶一季度得到匯添富公司旗下的三只基金合計大增持,超1100萬股等等。
醫藥行業也存不確定性
通化金馬從去年三季度至今,下跌幅度接近40%。由于公司4月18日才披露年報,尚不知王亞偉新進的307萬股止損了否?如果沒有,損失慘重。
“毒膠囊”告訴我們,醫藥行業也存不確定性。西南證券總部分析師冉緒告訴記者,突發性事件、更多的降價政策、原材料成本快速上升等,均應引起重視。
“空心膠囊涉及的上市公司少,(通化金馬)被查處的違規藥品在銷量中占比也小,對整體業績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據我了解,盡管醫藥股的估值很便宜,絕對估值目前僅25倍左右,比過往長期在35倍已大幅降低。但不少機構也在反思醫藥股倉位太重,包括云南白藥等白馬股對基金的吸引也有所下降。”冉緒透露說。
冉緒稱,二季度醫藥股將面臨分化,敢不敢繼續堅守,需區別對待。“毒膠囊”迫使我們轉移策略,“毒膠囊”事件,讓我們投資者對普通醫藥制造類上市公司產生了心理陰影。但是, “毒膠囊”擊倒整個行業,也是不現實的,因醫藥行業收入規模穩定擴大不容置疑。由于2012年面臨政策方面的變化較多,利潤增速低于預期,動態估值仍較高,行業內分化加速。
財通證券行業研究員付瑛指出,在醫改重點方向轉為控費的基礎上,對醫藥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存在挑戰,建議重點關注中藥、保健品、醫療服務、醫療器械以及創新類上市公司的機會。
重點上市公司中,建議關注華潤三九、東阿阿膠、益佰制藥、康美藥業、天士力、愛爾眼科、魚躍醫療、和佳股份等。
?
相關鏈接:
網民支招用饅頭代替膠囊服藥 專家稱不可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