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0歲,河南省駐馬店人士。他曾只身闖蕩廣西、浙江、福建等地,做過根雕,當過學徒,干過小本經營……退休后,他與根雕結緣,開始了他激情滿懷的二次創業之旅。
趙尊嚴的根雕工藝店在青年路附近。店前的空地就是工作間,一些看不起眼的枯木樹樁,經過巧妙構思,去朽存精,就變得靈動鮮活起來。店里大大小小的根雕作品不下百件,龜蛇造型的茶幾雄渾蒼勁、荷葉邊的果提籃精致漂亮、圓滾滾的小豬存錢罐憨態可掬……加工后的根雕工藝品色澤鮮亮,生趣盎然,與門前廢柴火似的朽木枯根有天壤之別。他說,根雕工藝講究的是獨特創意,尊重樹根的自然形態,挖掘其自然天成的美感。
初闖市場 貴在堅持
趙尊嚴今年70歲,其兒女都是室內設計師,更擅長雕花玻璃等工藝。趙尊嚴受兒女的影響,在兒女的指導下從事根雕創作。2002年,趙尊嚴退休后,他帶著熱情與夢想來到了廣西學習根雕技術。“做了兩年,老板賞識我的技術,叫我去管工人。有時,也帶上我和別人談生意。那時,真是辛苦,根雕和其他藝術品不同,要求設計,自己哪懂什么設計。唯有晚上與兒女視頻,交流根雕設計等相關問題。白天,就叫工人做,晚上又去和買家談買賣,每日十幾個小時,除了睡覺外,全是工作,做夢都是根雕。”趙尊嚴回憶說,那時,也虧得老板待我不錯,在同行中,我的收入是不錯的。不過,我不舍得花。每次一發薪,都買來大量的根雕書籍學習學習再學習。
趙尊嚴跟著那個老板學了好幾年,后來聽朋友說海南有很多好木材,在2010年年末,他來到海南考察根雕市場。跑遍了海口各大根雕市場,2011年2月,趙尊嚴的趙氏根雕工藝店在青年路安了家。
拖來兩卡車根雕作品和原材,趙尊嚴準備在海口大干一場。沒想到開張一個多月,連問的人都沒有,看著擠滿一屋子的根雕工藝品他只能干著急。三四個月下來,趙尊嚴連房租都快交不起了。無奈之下,他生出轉行擺地攤賣特產的念頭,卻遭到兒女的堅決反對:手藝人不能忘了本,再困難也要堅持。兒女的話給了趙尊嚴信心,他決心一定要干出點名堂來。
本色經營 贏得口碑
調整心態后的趙尊嚴開始用心經營。有的顧客在別處買的根雕工藝品出現開裂、生蟲的毛病,賣方解決不了就找到趙尊嚴,他二話不說免費幫忙修補;也有不少顧客拿來自家栽種的盆景樹根,讓趙尊嚴幫忙加工,他也是來者不拒,想辦法讓這些枯死的樹根變廢為寶。出于感謝,一些人給他介紹顧客前來光顧,他更是和大多數客人成為了朋友。
漸漸地,趙尊嚴的技藝與為人在顧客中間有了口碑。今年春節過后,小店的生意開始有了起色。趙尊嚴對自己的作品很自信,他將任何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統統“三包”服務,這份純樸和本色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顧客。經常有人慕名到花市來,“趙根雕”的名氣不脛而走,越叫越響。
工藝無價 重在眼光
趙尊嚴賣出的第一件商品是一個根雕茶幾,當時還未最后完工,其獨具特色渾然天成的造型創意便被多人看中,一個顧客當場下了5000元的訂金,最后自己出價10000元買走這件作品。
趙尊嚴說,一件根雕成品需要1至2個月時間,小根雕5000元至3萬元左右,大根雕10萬元以上。也有不賣的東西,趙尊嚴曾淘來一塊好材料,視為寶貝,曾有人出高價收購被其拒絕。趙尊嚴稱,搞根雕這一行眼光非常重要,這是一個基本功。在趙尊嚴看來,樹根是有生命與靈性的,哪怕是一根朽木。根雕的價值在于創造者給予它的內涵與意義。
盈利估算
“別看開的是家小店,對盈利的估算也不是件簡單的事。”趙尊嚴告訴記者,去年,房租一月4000元,水電400至500元,剛開始只能保住本,不賺錢。現在,房屋一月5000元,水電500至600元,除去人工費等相關費用,純收入4000元左右。
“現在小店處于起步階段,”趙尊嚴笑呵呵地說,有時一月純利潤幾千元或是上萬元,有時也會零收入,這行靠手藝吃飯,三年內賣出一件大根雕還是有的賺的。
創業點評
如何讓根雕走向更廣闊的市場?業內人士吳先生表示,首先需要實現角色轉換,變傳統的手工藝人為市場經營者,學會了解市場需求、研究通貨渠道、開拓市場空間等。最好是找一位有市場開發能力的合作伙伴,明確產品的經營定位。
如定位于大型根雕作品,消費對象主要集中在酒店賓館或商務廳堂裝飾,以大氣磅礴或寓意吉祥為主;如以普通的家庭裝飾擺件為特色,風格則定位于小巧、精致、情趣盎然。總之,根據不同類別將產品分類定位,開拓不同的銷售途徑和營銷策略是民間工藝品邁向市場的第一步。
業內人士吳先生介紹,根雕店,需要投資幾萬元至幾十萬元,不需要任何的品牌代理費,承租一塊鋪面就能馬上開店。經營過程中,不需要太多的人手,一位師傅和一兩名員工即可,如果老板有手藝,即可省去請師傅的資金,這也是根雕經營的重要所在。既節省了成本的投入也降低了投資風險。
不過,作為剛入門者,不宜盲目跟風投資,要依據自己的財力和眼光來決定。因為經營一家根雕店,每個月最大的成本支出就是房租、水電及人員工資。要實現盈虧平衡,店里一個月要做到將近9000元的營業額。如果選址不好,投資金額就很容易打水漂。吳先生這樣說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