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25日消息? 今天上午,五指山市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傳習館開館儀式在市圖書館舉行,這標志著我省首個以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為主題的傳習館正式落成開館。
該傳習館總投資45萬元,占地面積300平方米。館內物品展示342件,圖文展示66幅,集實物陳列、展示展演、宣傳研發等功能為一體,系統展示了五指山黎族織繡的歷史、工藝流程、原料工具、紡繡花紋,五指山市杞方言服飾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風采。
傳習館在以固態展示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的同時,也更加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動態傳承。自開館之日起,傳習館每周都將會邀請2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坐館,免費帶徒授藝,講述技藝源起歷史。此外,傳習館每季度還將在館內舉辦全市黎族織錦培訓班,每年都會組織開展一至二次的織錦競賽。
據悉,近幾年來,五指山市不斷加大對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力度,先后成功申報世界級保護名錄1項,獲得國家級保護名錄3項、省級保護名錄7項;并把保護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補助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建設了4個黎錦染織繡技藝傳習所。目前全市學會織黎錦的人數已從2007年的2196人上升到近3000人,有效地促進了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