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28日消息(見習記者 雷瓊宇 攝影報道)這里是孕育生命的開始,這里也是迎接新生命的起點。帶著些許崇敬的心情,今天記者來到海口市婦幼保健院,走訪兩位“托起生命的使者”,傾聽她們鮮為人知的“生命感動”。
韓曼琳:媽媽們都是我的好“姐妹”
“你看,昨天一個好姐妹給我發短信,告訴我說要大力宣傳我。真是謝謝你們了。”看到記者,韓曼琳高興地給記者看了一條手機短信。原來,一個朋友在《海口晚報》看到韓曼琳參加“十佳護士”的評選,立刻告訴身邊的親朋好友,大力支持韓曼琳。記者得知,這位“姐妹”是韓曼琳工作中眾多年輕媽媽的其中一位,只要是認識了韓曼琳,大部分都成了她的朋友、知己,因為韓曼琳“人很好,又熱情,”“什么事情都想和她分享。”
2004年,韓曼琳來到現在的市婦幼保健院工作,算起來也是老員工了。作為產科病房的一名護理工作者,她感到“無比自豪”,因為“許多鮮活的小寶寶,多少個家庭的希望都是從她手上來到這個世界。”
2012年3月1日上午九點,一名雙胎妊娠、重度子癇前期的年輕患者,在做完剖宮產手術后剛剛返回病房的十幾分鐘,突然感覺胃部不適、牙齦出血,接著尿管里出現血尿。當時曼琳腦中立刻閃出一個診斷:重度子癇前期并發HELLP綜合征。她立刻將這一情況通知了醫生,同時觀察患者子宮收縮和陰道流血情況,預防產后出血,避免其他的并發癥。事后醫生確診也證實了她的判斷,經過搶救該產婦轉危為安。當病人脫離生命危險后,她騎車回家時,已經是當天夜里的11點多了,雖然覺得疲憊,但她的心卻是溫暖的、滿足的,因為她所在的團隊挽救了一個生命,留住了一個母親,幸福了一家三代人。
一次,韓曼琳在查巡產房時,發現有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頸部歪斜。她將這一情況報告給了領導,并協同孩子的母親對其做矯正。當母親來到康復室看到其他相同病癥的孩子因為矯正而哇哇大哭時,這位母親當即說“不做了不做了”,因為她怕弄疼了孩子。可是出院后過了半個月,這位母親急匆匆的找到韓曼琳,說孩子“不行了”,韓曼琳一看這個孩子的頸部因位置不對,已發生腫脹導致不肯進食。這位母親因當初沒有聽韓曼琳苦口婆心的建議而懊悔不已。兩年過去了,當年這個焦急的母親已把韓曼琳當成家里的一份子,幾乎每天都要打打電話,聊聊天。
2011年10月,她的科室住進了一位聾啞產婦(其丈夫也是一名聾啞人),為了讓產婦掌握母乳喂養,新生兒護理及產后保健知識等等,曼琳與產婦家屬積極溝通,共同讓孕婦知道這些知識的重要性,她利用手勢,做各種動作,使出了渾身解數,一遍一遍又一遍。在做各種動作的同時,她始終給產婦鼓勵的眼神,給她燦爛的微笑。最后聾啞產婦終于熟練掌握有關知識,也使得韓曼琳更加堅信,只要有愛心、有信心、有耐心、有責任心,就沒有做不好的溝通,就沒有做不好的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