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5月10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道,我國和菲律賓在黃巖島的艦船對峙仍在繼續,截至昨晚黃巖島海域有幾十艘我國和菲律賓的漁船、公務船,潟湖內兩國的漁船同時在作業。東方衛視記者張帆昨天登上黃巖島主礁并豎起五星紅旗。據張帆介紹,受傳統捕魚習慣及天氣因素影響,昨天上午我國有兩艘新的瓊海市漁船進入黃巖島潟湖內作業,預計未來一周還有更多我國漁船將陸續到達。
主礁上有被炸過痕跡
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期,中國曾在黃巖島海域進行過科學考察活動,后在此樹立主權標志碑與國旗。但在1997年,菲律賓非法移除中國主權碑和中國國旗。昨天,東方衛視記者張帆登上位于東經117度45分,北緯15度11分的黃巖島主礁,該主礁露出水面1.5米,即使漲潮也不會被淹沒。該礁石表面積2.5平方米,表面十分鋒利,稍不注意就會割傷。張帆借助繩索從小艇爬上主礁。據其觀察,主礁上明顯有被炸藥炸過的痕跡。在曾經有過主權碑和國旗的地方,張帆再次插上一面五星紅旗。
截至昨晚,菲律賓仍有兩艘公務船在黃巖島海域滯留,一條船號為3001的所謂資源調查船,近十天來一直在潟湖拋錨停留,其中有兩天甚至派出小型沖鋒艇和工作人員對我國在潟湖內正常作業的漁民進行拍照和騷擾。另一艘船號為003的海警船在黃巖島外進行游弋。目前,由于我國漁政和海監部門在現場正密切注視他們的動向,所以菲律賓沒有大動作,靠近我國漁船只是進行拍照和錄像。
將有更多中國漁船到達
與前兩天相比,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我國的漁船正在增多。由于此海域原來就是中國漁民的傳統作業漁場,近兩個月風平浪靜天氣將較多,所以漁船陸續到來。昨天上午,兩艘來自瓊海市的漁船“瓊·瓊海09085”和“瓊·瓊海01039”已經抵達潟湖,進行正常的捕魚和生產作業。當時,菲方海警船在距離我國漁船不到500米外停泊,但該船一切動向都在我漁政和海監部門掌握中。
據漁民預計,未來一周將陸陸續續有更多我國漁船到達。
?
“漁政303”船新抵達黃巖島 中方執法船達到4艘
?? 南方都市報
時至今日,黃巖島海域中菲對峙已近1個月。昨日,中國漁政303船抵達黃巖島海域,與已經在此21天的310船一起,共同執行該海域的巡航護漁任務。目前,該海域已有包括中國漁政、海監在內的4艘公務船只。菲律賓方面則有1艘海警船與1艘環境監測船。4月20日,南都記者應邀隨310船抵達黃巖島,與護漁人員共同渡過二十多個日日夜夜。
4月20日 一進澙湖
當三個若隱若現的黑點依次出現時,整個駕駛室都興奮起來,“3條,在澙湖里,都是海南漁船”,手拿望遠鏡的海上指揮員作出了初步的判斷。4月20日中午12時10分,中國漁政310船抵達黃巖島,展開了對該海域的巡航護漁任務。
黃巖島到了
“靠近黃巖島,保護我國漁船漁民,對有需要的漁船漁民進行柴油與飲用水補給”。
4月20日上午9時,剛剛抵達中沙海域的中國漁政310船接到陸上指揮部的無線電命令。
根據海上指揮員的命令,船長陳陸一邊在海圖上標明船舶與黃巖島之間最短海程,一邊命令輪機部門發動主機,一陣震動與轟鳴后,310船以每小時22海里的速度全速向黃巖島方向駛去。
9天前,4月11日,菲律賓外交部發表聲明稱,該國海軍在“執行《菲律賓漁業法》及海洋環境保護法律過程中”,發現8艘中國漁船(中方證實是12艘中國漁船)停泊在黃巖島(菲稱斯卡伯勒礁)。隨即,菲海軍“德爾皮拉爾”巡邏艦從巴拉望島調到北呂宋海域,在黃巖島附近海域巡邏,試圖抓扣在黃巖島附近作業的中國漁民。據悉,事發當日,菲海軍士兵登上中國漁船檢查,并聲稱在一艘船上查獲了“非法”捕撈的水產品。
據中國國家海洋局4月11日發布的消息,4月10日中午,國家海洋局獲悉菲方欲抓扣我被困漁船漁民后,迅速派出正在附近執行南海定期維權巡航執法任務的中國海監75號和海監84號編隊趕赴該海域。當菲方企圖將船上的中國漁民帶走時,兩艘中國海監船及時趕到,占據了漁船與菲軍艦之間的位置,從而阻止了菲方逮捕中國漁民的企圖。
中菲雙方在黃巖島海域的對峙,從那一天拉開了序幕。
派出中國漁政310船趕赴黃巖島的決定,來自于南海區漁政局4月16日上午召開的一個緊急會議。上午9時,南海區漁政局局長吳壯傳達了農業部、漁政指揮中心剛剛作出的決定———面對黃巖島對峙狀況,為了保護我漁民漁船的正常生產,南海區漁政局必須有所行動。會議決定中國漁政南海總隊總隊長朱英榮帶隊,派出中國漁政310船前往黃巖島。
當日9時30分,通知備航的電話打到了310船船長陳陸的手機上。2個小時不到,油罐車開到碼頭,給船加油,負責采購的三副也抓緊時間,準備出航食物———一般情況下,船只的備航都有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但這一次,留給310全船的時間不足48個小時———48個小時后,4月18日上午10時,310船鳴響一聲長笛,從廣州新洲碼頭起航,全速奔向黃巖島。
4月20日中午時分,天氣良好,艷陽高照,海風與海浪并不算大。在行駛了約兩個小時后,310船在距離黃巖島約20海里處遇到中國海監“75號”船。相遇時,“海監”75號船處于310船船頭左側,船長陳陸隨即從其前方開過,在兩船相距約500米時,陳陸按照國際慣例,連拉三聲汽笛,長各約5秒,向兄弟船只表示友好。隨后,在相距約200米時,海上指揮員通過無線電與對方取得聯系,“海監船75號,你們辛苦了”。
在相互致意后,310船繼續向前。中午12時左右,310船頭指向西南,速度減為每小時15海里,開始從西北方向靠近黃巖島“北巖”海域。10分鐘后。船頭左側大約5海里處出現三個黑點,海上指揮員觀察后初步判斷,黑點為我國海南漁船,“正停泊在黃巖島內的澙湖里”。
黃巖島到了!
?
初觀澙湖
310船繼續前行,抵近黃巖島約2海里處,沿逆時針方向,開始護漁伴航。當天,黃巖島海域天氣晴朗,白色薄云絲帶似的漂浮在藍天上。不遠處,中國海監船“84號”也在澙湖口處巡航。
黃巖島位于北緯15°07′,東經117°51′。北距廣州600海里,東距菲律賓蘇比克灣約126海里。從地質構造上看,黃巖島是中國大陸架的自然延伸。黃巖島以東有幽深的馬尼拉海溝,海溝最深處水深5377米,是南海水深最深的地區之一,馬尼拉海溝是中國中沙群島與菲律賓群島的自然地理分界。
從天空俯瞰,黃巖島宛如一個巨大卻不標準的“C”字圖案。一條橢圓形的礁盤與珊瑚礁組成一道巨大的鏈條,鏈條長度約55公里,把一個150平方公里大小的澙湖包含其中。鏈條缺口在東南角。
缺口有一個寬400米的通道與外海相連,這條水道水深9~11米,寬360~400米,小型船只可以由此進出。組成鏈條的,是一個個相距或幾百米,或幾公里的礁石。這些礁石大小不一,露出海面的高度一般在0 .5至3米,礁塊表面大小一般為1-4平方米。以北、南兩端的礁塊最為密集,北端者稱為北巖,南端者稱為南巖。退潮時,站在澙湖口,最多可以看見上百塊礁石露出水面,它們多以土黃顏色為主,偶有黑色———也許,這就是“黃巖島”名稱的來歷。
進湖觀察
由于無法與澙湖內的漁船通過無線電取得聯系,為了查明情況,海上指揮員、中國漁政南海總隊總隊長朱英榮命令放下小艇,進湖觀察。
4月20日下午13時,310船在澙湖口處放下小艇,前往澙湖內慰問漁民。在陽光的照射下,澙湖內外的顏色產生了強大的反差。澙湖外,湛藍的海水深達數百米,波濤涌動,小艇像是一片樹葉,被一個個波濤高高地拋起,緊接著又重重地砸在海面。
澙湖內,布滿礁盤,雖然相距不過一百多米,海水深度瞬間變成了幾米甚至幾十厘米,海水顏色幾乎在一線之間變為了碧綠色。原本波動的海水在這里也變得安靜,幾乎沒有風浪。
在澙湖口,駕駛小艇的水手長分外仔細,小艇前站著三名水手,觀察水下暗礁的深度。“水深太淺,有的地方只有幾十厘米,小艇的螺旋槳很容易打上礁盤,擱淺”,經驗豐富的水手長介紹,所以,前方觀察的水手就要根據海水顏色的不同辨別水深,指引小船在看似一望無際的海面上左轉右拐,尋找礁盤與礁盤之間狹窄而又不易被發覺的航道通過。一不留神,因為背光,小艇還是開上了一片珊瑚礁,不得動彈。水手長指揮船上一部分人站在船頭,讓尾部安裝了螺旋槳的小艇翹起,其余人則跳下水去,站在珊瑚礁上用力推船。珊瑚礁很淺,離海面只有50厘米,船員站在上面,水深剛剛過腰,“很軟,一踩就松了”。
一番努力后,終于將小艇推離珊瑚礁,小艇發動馬達,繼續前行。
陽光下,澙湖面波光粼粼,幾艘中國漁船在湖里穿梭捕魚。漁民們站在船頭,四處觀察。小艇兩側,不停有長著透明翅膀的飛魚躍出水面。我們甚至看見三只油黑發亮的海豚一次次躍出水面,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后又鉆入海里,“它們跟在小艇后,捕食小艇浪花激起的小魚”,水手說。風平浪靜的海水清澈、淺藍、透明,水底彩色珊瑚在明朗的陽光下清晰可見,仿佛海底一棵棵茂盛的大樹,五彩斑斕。澙湖四周,突起的礁盤形成了一道環型水下屏障,海水沖擊向上翻騰,拍出一線延綿十公里的白浪,
黃巖島,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景象讓我們癡迷。
雖然只有2-3海里的距離,但小艇足足行進了半個多小時,終于靠近澙湖內的三艘漁船。海上指揮員的判斷分毫不差,三艘都是我國海南的生產漁船。獲悉中國漁政前往黃巖島護漁的消息,從西沙趕來。
海上指揮員表示,在中菲雙方對峙黃巖島的現狀下,我國漁船在此打漁,“體現了存在,維護了主權,我們應該保護你們的安全生產。”由于受到菲方無理驅趕,我三艘漁船柴油消耗殆盡,按照陸指要求,310船第二天給每噸漁船補給了5噸柴油。
?
4月26日 二進澙湖 擦肩而過
4月26日,巡航護漁進入第六天,310船已經實現了對黃巖島全部海域的巡航,海面的情況也越來越復雜。菲律賓方面當天共有1艘環境監測船和6條漁船非法進入澙湖。我方漁船則從最初的3艘增加到了7艘,其中,前一天上午8時,一艘我國瓊瓊海02087進入澙湖時,遭遇菲律賓環境監測船的無理攔截,雖然船只最后順利進入澙湖。但150平方公里的澙湖內,此時已經聚集了兩國至少14艘漁船和公務船。澙湖外,我方包括漁政310和海監在內的三艘公務船還與菲方兩艘海警船對峙。
面對錯綜復雜的情況,海上指揮部決定第二次放下小艇,進入澙湖觀察情況。
有了上一次的經驗,此次進入澙湖特別順利。風馳電掣般穿過澙湖口不久,我們首先遇到一艘菲律賓漁船,這艘漁船船型奇特,船身狹長,兩側共八個圓拱形的支架自船身伸出,貼在水面上,遠遠望去,仿佛一只蜘蛛趴在水面。
超過漁船,一艘菲律賓環境監測船3001號出現在小艇右側,該船只有100多噸,船身破舊,見我們開來,船上的幾名船員全都跑到前甲板張望。“它們是不是在開船?”小艇上,政委江興仁警覺地觀察著,并向310船上的海上指揮部報告。
就在此時,左側一艘小艇迎面向我們開來。“開上去,看看情況”,政委毫不猶豫。不到2分鐘后,中菲兩艘小艇在澙湖內相距不過10米的距離里,迎面相遇。
小艇上坐著10名菲律賓男子,個個身穿橘黃色緊身衣。這些男子年紀基本在20-30歲之間,沒有一人穿救生衣,有的頭戴迷彩色遮陽帽。望著我們的小艇,他們一臉警惕,坐在第二排左側的男子手里還拿著一個小型DV對著我們拍攝———除此之外,小艇內再沒看見其他工具或是武器。
雙方一言不發,擦肩而過。
登上主礁
小艇繼續向前,大約2海里后,前一天抵達的瓊瓊海02087號漁船正停在澙湖中作業。事后得知,就在我們進入澙湖時,剛剛遭遇的菲方小艇正圍繞在我漁船邊不停拍攝,甚至有強行登船的跡象,“看到你們漁政來了,他們立刻撤走了”,船老大說。
看到小艇上方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七八名船員興奮地跑出了船艙,站在甲板上拼命地向小艇揮手,臉上洋溢著笑容。小艇靠上漁船,我們一起登上。政委詢問了漁船的大概情況,并要求他們與310船保持聯系,“在這里生產不要害怕,有情況隨時聯系我們。”
隨后,海上指揮員通過國際頻道對菲律賓船只進行警告,要求他們立即停止對我漁船的騷擾行為,不得干擾我漁民正常作業,否則,“我們將采取嚴厲的行為”。
隨后,我們決定嘗試登上黃巖島的標志——南巖。“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同意登島”,海上指揮部回復,“插上國旗,宣誓主權”。
?
黃巖島發育在3500米深的海盆上,是深海平原上一座巨大海底山峰露出水面的部分。在150平方公里的澙湖內尋找近一個小時后,我們終于確定了南巖的方位,在距離澙湖口十余海里處,那幾塊凸出海面的礁石。
上午11時30分左右,我們的小艇來到了距離礁石不足200米的水面處。不再需要望遠鏡或是長焦鏡頭,南巖此時已經清清楚楚地出現在了我們面前。由于正是潮水最高峰時,這一片海面上只露出了兩塊相距不到一海里的礁石,其中一塊較為平坦,另一塊則尖聳嶙峋。
我們決定登上前者。那里,正是黃巖島的“南巖”主礁。
雖然只有200米,但附近的礁盤密布,深淺不一。為了避免小艇擱淺在礁盤上,我們一度決定穿上救生衣,踩著礁盤走向目標,實在不行,則泅水而至。但再三考慮后,大家還是放棄了這一計劃,“越是礁盤多的地方,水流越詭異,有的地方只有幾十厘米淺,往前幾米可能就有十多米深”,經驗豐富的船員告訴我們,“這些礁盤都是活珊瑚,踩在上面一不小心,整個人都會陷入珊瑚叢里”。
我們繼續乘坐小艇靠近礁石。政委和一個水手來到小艇前部,不停將手中的竹竿探入水中,測量水深。另一名水手則來到艇后,觀察螺旋槳的葉片是否露出水面,“只要葉片在水里,小艇就能正常前行”。
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我們的小艇如同步入迷宮,短短200米的距離,歪歪扭扭地前行約20分鐘。中午11時50分,我們終于來到離礁石不足10米的海面。這時,黑色礁石上的每一塊石頭的外形都能清楚看見。在海水的沖刷下,礁石上露出一個個形狀不一的空洞,露出水面的礁石高約1.5米,頂部面積3平方米。礁石北側,澙湖水面碧綠,礁石南側,相距不過幾十米,大海深藍。
我們先放下鐵舵,盡量穩住小艇。熟識水性的政委戴著救生圈率先跳下了海,在浪濤中起伏了幾次后,登上礁石。我們從小艇上扔過去一根粗繩,政委接過繩子,在礁石上打了兩個圈,把救生圈套在了繩子中間。輪機長第二個下水,登上礁石后,和政委一起拉緊繩子,讓小艇盡量靠近礁石卻又不發生觸碰,以免小艇遭到損壞。
十多分鐘努力后,小艇與礁盤的距離被拉近到了兩三米的距離。為了避免割傷,記者身穿長衣長褲,腳穿膠靴,扶著救生圈,從小艇上跳入海中,在海水中邁了兩步后,登上了礁石。
登上黃巖島“南巖”主礁的那一刻,我們清楚地看見了礁石上那缺損的一角,宛如一塊傷疤。那一角,原本雕刻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碑,1997年,被菲律賓人偷偷炸毀。礁石上,原本插著國旗的小洞依然清晰可見。黝黑的礁石四周,塊塊石頭被海水沖刷得棱角分明。雖然戴著手套,依然感覺它們如刀鋒般的鋒利。站在礁石上環視周邊的海域,這一刻,“祖國”兩個字真真切切地壓在我們的胸口。
我們登上了黃巖島,展開了五星紅旗。
?
4月28日 三進澙湖 浪花恐嚇?
漁政310船總噸位2580噸,續航力6000海里,持航60個晝夜,可駛往國際無限航區,最大航速可達每小時22海里,是南海區漁政局乃至全國漁政系統的最先進執法船,這艘2010年9月出廠的船只,3個月后的首航即奔赴我國釣魚島海域,與東海區漁政局201船一起與日方10船63架次飛機對峙了整整20天,圓滿完成了維權護漁的任務。今年2-3月期間,該漁政船完成今年度首次南海巡航執法任務。
54歲的船長陳陸至今保持著南海區漁政局內部的多項紀錄,28歲成為最年輕的船長,從300噸的34號漁政船,到1000噸的301號,再到2500噸的310船,陳陸駕駛過三代漁政船。
4月28日,黃巖島海域的局勢更為復雜。菲律賓400噸級左右的海警船002、003號,100多噸的環境監測船3001、3008號輪番出現在黃巖島海域。這些船只一般在與我對峙5-6天后離去,相互換防。
為了監督、檢查我漁船在黃巖島澙湖內合法生產,禁止捕撈海龜、珊瑚等,并對澙湖內最新的情況有明確的了解,當天,我們第三次乘坐小艇進入澙湖。
就在同時,310船近距離駛過非法進入我黃巖島12海里內的菲律賓海警船,進行拍攝取證。第二日,即4月29日,菲律賓外長提出抗議,稱我漁政船以每小時20海里的高速駛過,濺起了兩米高的浪花,對其公務船造成了“恐嚇”,違反了國際航海避碰規則。對此,中方外交部明確表示,310船在正常執行巡航任務,不存在“恐嚇”一說。船長陳陸則表示,事發時,兩艘菲律賓海警船停在了310船正常航行的線路上,“我從其旁邊正常駛過,因為它們處于停船狀態,國際避碰規則并沒有規定這種狀態下我必須減速。”
漁民世家
4月28日,我們的兩艘小艇由海上指揮員帶領,分別慰問了正在澙湖內作業的我國7艘漁船。瓊瓊海03889號船的船老大陳奕平說,自從我們第二次進入澙湖登船詢問后,菲律賓船只和小艇再也沒有抵近漁船,進行騷擾。
今年48歲的陳奕平是海南省瓊海市潭明鎮舊縣村人,祖輩時代以打漁為生。陳奕平回憶自己年少的時候,家里的經濟并不富裕,每天吃的不是海里的小魚就是番薯粥,“一個星期才能吃上一次豬肉”。
17歲那年的夏天,陳奕平初中畢業,再也沒去學校,開始了自己的漁民生涯。沒有雷達,沒有GPS定位———受當時的漁船條件所限等原因,海南漁民一般只在海南島周邊的海域打漁,“最遠不超過30海里”。第一次去近海捕魚,陳奕平只是一名普通的水手,漁船晚上出海,早上返航,利用燈光捕撈魷魚等海貨,“我就負責拉網、解繩這些最基本也是最簡單的活兒”。
1984年,當時的南海漁業指揮部(暨南海區漁政局)向國家提出申請,恢復中斷已久的我漁船漁民赴南沙等傳統漁場生產作業。1985年,申請獲得批準。
1986年,陳奕平的父親出資一萬多元,與其他幾家親戚一起,合股5萬多元,建造了一艘50噸的漁船,前往南海,捕魚作業。“漁船只有一個發動機,一小時開6海里”,陳奕平說,漁船連續行駛4天4夜后,抵達了北子島、南子島。初出遠洋,與哥哥同在一船的陳奕平印象最深的便是暈船,“又遠,浪又大,不停地在船舷邊嘔吐”。也就在暈船時,陳奕平聽船員們說起了風平浪靜的“黃巖島澙湖”,“在家里就聽過,祖輩都在那里打過漁。”
首個航次歷時一個月后結束,從此,每年2、3、4幾個天氣較好的月份,陳奕平都會出海捕魚,“一般一年兩次”。
?
黃巖捕魚
1988年,首次出海后的第三年,陳奕平與初中同學、一名在家務農的女鄰居結成了夫妻,很快有了兩個兒子。
1992年,出海后第六年,家中出資20萬,陳奕平獨資買下了一艘60噸的二手漁船,成為了一名年輕的船長。這艘船船速雖然只有7節,但因為安裝了G PS、電羅經等定位系統,可以準確地給船只和周邊島礁定位,因此大大擺脫了天氣的限制,出海航次從原來的一年兩次增加到一年5次甚至6次。
同樣在這一年,陳奕平終于依靠電羅經和G PS定位來到了心念已久的黃巖島。在150海平如鏡的澙湖里,豐富的漁業資源讓陳奕平欣喜不已,“一網可以撈上150-300斤的龍蝦”,不過10多天,船里大大小小的水箱里就裝滿了近10噸的新鮮龍蝦。
隨后幾年,依靠黃巖島,依靠南海,如同滾雪球一般,陳奕平不斷賣掉舊船,添上自己捕魚所得買入新船,60噸、80噸、100噸———一直到2009年,陳奕平花費150萬元建造了全新的瓊瓊海03889號漁船。
因海而殤
1998年,就在陳奕平面朝大海,幸福與日俱增的時候,災難與痛苦、恥辱和悲傷,從他出海第11個年頭開始,依次而來。
這一年,菲律賓突然無理宣布對黃巖島擁有主權。這一年2、3月份的一天,一艘菲律賓軍艦停在了黃巖島澙湖口,“當時并沒有在意”,陳奕平與其他14名船員仍然忙于生產。中午時分,菲方軍艦上放下小艇,5、6個人手持槍械強行登上了陳奕平的漁船,他們一邊蠻橫地搜查著船里的水箱、漁獲等物品,一邊強迫手無寸鐵的船員們集體在船甲板集中。一番折騰后,他們將漁船開出了澙湖,貼上軍艦。隨后,所有船員都被押上軍艦,陳奕平則在荷槍實彈的貼身威脅下,被迫將漁船開至菲律賓的一個港口。
隨后的半年,15名中國船員一直在菲律賓的監獄中度過。中方大使每月給每名船員送來1萬元菲律賓幣,用于購買他們生活所需的米、油等。當年6、7月份,15名漁民終于被釋放回國,在碼頭,陳奕平看到了自己面目全非的漁船,“船里的衛星設施、柴油、漁獲,什么都沒了”,又是在中方駐菲律賓大使的幫助下,漁船添置了基本的設備,啟程回國。
這一次的劫難并沒有停止陳奕平前往黃巖島的航程。第二年,他又出海捕魚。正在黃巖島澙湖口作業的陳奕平又一次看到了菲律賓的軍艦開來,“我趕緊起錨,加速離開”,這一次,幸運的陳和他的漁船逃過了一劫,可旁邊一艘中國漁船則被當場撞沉。5名中國漁民被菲方抓扣,11名游到礁盤上的漁民被陳奕平的漁船救起。
噩運仍然沒有放過這個普通的中國漁民,幾年后的一天,陳奕平的三弟在東沙捕魚時不慎中毒身亡。2006年4月29日,最大的痛苦降臨,比陳奕平小整整10歲的四弟在我國禮樂灘捕魚時,被一群不明國籍的武裝分子開槍打死,留下了家中的妻子和兩個孩子。幸存的漁民說,兇手們搶走了船上所有的設施,只將一個空船和四具尸體留給了剩下的12名船員。唯一幸運的是,在海上漂流一夜后,依靠其它漁船上的通訊設施,船員們與正在美濟礁守礁的中國漁政302船取得聯系。后者連夜趕來,幫助漁船返回海南。
?
●記者手記 一船一世界 一海一天堂
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3時,黃巖島海域一片死寂,只余十幾艘船上的桅桿發出微弱的點點燈光。
新的一天即將開始,大約3小時后,太陽從東方準時升起,照亮這片海域———北緯15°07′,東經117°51′,黃巖島,中菲雙方對峙的焦點所在。
截至今天,對峙已持續整整一月。310船在這片海域巡航護漁也已進入第21天。相比于后方的唇槍舌劍,風暴中心———黃巖島的劍拔弩張則更顯而易見。中方的漁政、海監船以及漁船,菲方的海警、資源調查船和漁船,大大小小幾十艘,密集排列在150平方公里的澙湖內外,犬牙交錯。
黃巖島澙湖,近5個廣州越秀區的大小。雖然從照片上并看不出是個島的樣子,只見一塊塊面積不大的礁石。恰恰正是這一塊塊不起眼的礁石在這片3500米深的海域圍出了一個黃巖島,一如列兵終年守衛著這座我國中沙海域唯一露出水面的礁島。
登上黃巖島主礁第一眼,卻觸目驚心于我國主權碑的殘缺———1997年被菲律賓人偷偷炸毀———仿佛一塊傷疤,醒目地提醒著每一個人。
站在礁石上憑海臨風,真正的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海里的珊瑚高矮相間,色彩斑斕。海面上正在作業的中國漁民,只要看到我們掛著五星紅旗的小艇經過,總會停下手中的活計,微笑著揮手致意。那一刻,你會真切感受到,“祖國”二字重重地壓在胸口,讓你不禁眼眶含淚。
如果可以暫時忽略外圍的紛紛擾擾的話,澙湖塑造了一個靜怡而祥和的世外桃源,一船一世界,一海一天堂。
(南都特派記者 周皓 通訊員楊少松 發自黃巖島)
■名詞解釋 黃巖島澙湖
黃巖島位于北緯15°07′,東經117°51′。北距廣州600海里,東距菲律賓蘇比克灣約126海里。從天空俯瞰,黃巖島宛如一個巨大卻不標準的“C”字圖案。一條橢圓形的礁盤與珊瑚礁組成一道巨大的鏈條,鏈條長度越55公里,把一個150平方公里大小的澙湖包含其中。鏈條缺口在東南角。
?
相關鏈接:
黃巖島事件四大焦點 學者稱菲短期轉向可能不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