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秀英炮臺曾一度是海口著名的歷史文化景點,可如今的它,就像騎樓老街一樣,破敗了。”近60歲的海口市民王柏,在秀英村住了一輩子,見證了秀英炮臺的繁榮和凋敗。他告訴記者,秀英炮臺是海南人民不畏強暴、抵御外辱的歷史見證。當聽說市文化部門將對其進行修繕,重新對外開放,這位滿頭華發的老人笑了。
5月9日,記者來到秀英村,看到如今的秀英炮臺大門緊鎖,落滿灰塵,斑駁的墻面上掛著許多榮譽匾牌,但匾牌上的字跡已然脫落,依稀還能辨認出“衛生先進單位”、“青少年旅游體驗教育基地”等字樣。售票窗口已經釘上木板,“暫停營業”四個字貼在顯眼的位置,大門口蓬草叢生、地磚破裂。對面馬路上有些小販吆喝著賣西瓜、汽水,行人來往幾乎都沒有往這里瞅一眼。與周圍日漸拔起的高樓相比,秀英炮臺,顯得十分凄涼。
家住秀英村的王柏告訴記者,秀英炮臺在老一輩海口市民心中,永遠無法磨滅,海口市民幾乎都來參觀過,10多年前,這里一度是海口非常熱鬧的歷史文化景點,游人絡繹不絕,許多學校也組織學生到這里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那時的門票不到10元錢,在里面走一遭,總有收獲。“2006年,這里就關門歇業了,這么好的景點,太可惜了。”王柏不無感慨地說。
記者了解到,秀英炮臺始建于1887年,清光緒七十年(1891年)建成,是為抗御法軍入侵而建造的,秀英炮臺由拱北、鎮東、定西、振武、振威五座炮臺組成。五座炮臺東西并列成一條直線,長達200多米,占地面積約3.3萬平方米,炮門面朝大海,四周有堅固的城墻環抱。1985年、1994年、2006年先后被列為海口市、海南省、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
據介紹,秀英炮臺由于沒有財政撥款,門票收入日益減少,于2006年3月1日,被宣布正式關閉,暫停接待客人參觀。之后,秀英炮臺就一直“沉默”至今。
近日,記者從海口文物局獲悉,在與省軍區和秀英村村民溝通后,秀英炮臺有望由海口市政府接管,進行保護性修繕,然后重新向社會開放。該局王局長告訴記者,修繕方案已經獲批,詳細的規劃方案也正在修訂和完善中,全部完成修繕工作至少需要一年時間,預計耗資約500萬元。基本的修繕原則是:以恢復原貌為主。“修繕好的秀英炮臺樣貌沒有太大改變,只是把破損的地方修補好。”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