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5月26日專電?近日,在公安部的統一指揮協調下,廣西、廣東、黑龍江、四川、天津等地公安機關成功偵破了一起代號為“12·26”的特大跨國走私販賣槍支彈藥案件,摧毀其非法買賣槍支彈藥銷售網絡,抓獲犯罪嫌疑人14名,追繳各類槍支37支、子彈1686發、火藥一批。25日,廣西南寧市公安局向外披露了這起跨國販賣槍支彈藥案鮮為人知的內幕。
“子彈包裹”牽出槍支交易網
2011年10月,一個從南寧寄往天津的快遞包裹被發現夾帶子彈,引起了公安部門的注意。公安機關迅速采取行動,在天津抓獲了該包裹的收件人,但包裹的寄件人姓名和地址不明。經過訊問,包裹收件人供認,涉案子彈是他不久前在網上向一網名為“木匠”的賣家購買的。
負責一線指揮的南寧市公安局副局長吳宏飛說,警方對寄送包裹的快遞公司及周邊區域展開了細致的走訪調查工作,逐步鎖定寄件人為家住南寧市西鄉塘區的劉某。偵查發現,網名為“木匠”的劉某自稱當過“特種兵”,活躍在網絡上,并宣稱自己有槍支彈藥可以出售。初步調查還顯示,劉某可能向國內多個省份的“軍事迷”、軍品收藏“發燒友”非法銷售過槍支彈藥,交易網絡涉及人數達10多人。
2011年12月,專案組發現一條重要線索:劉某的“下線”黃某準備向一名廣西來賓市的買家出售槍支。民警迅速將嫌疑人黃某等控制,當場繳獲一支彈夾裝滿了子彈的湯姆遜A1沖鋒槍。警方訊問得知,黃某通過一個綽號叫“張肥”的人向劉某購買槍支,并轉手賣給林某,林某則委托其司機來南寧取槍。
這一交易鏈被摧毀后,各種證據指向其“上線”劉某。12月26日,劉某被警方抓獲。劉某在訊問中供認,他當過保安,經營著家中的木材加工生意,并非所謂的“特種兵”,在網上編造這一謊言是想炫耀自己抬高身價。劉某說,他販賣的槍支是從廣東人李某處購得,2011年9月,他與哈爾濱市的張某一起跟隨李某出境,并與張某一起將在境外購買的槍支彈藥偷運回國,向廣西、黑龍江、四川、廣東、天津等5個省份的“軍事迷”、軍品收藏“發燒友”售賣。
跨境擒獲販槍網絡“塔尖”人物
在公安部的統一指揮下,南寧市公安局專案組趕赴各省份繼續展開追繳非法槍支彈藥工作。吳宏飛說,廣西、黑龍江兩地警方聯合,2011年12月30日中午,張某等3名涉案嫌疑人全部被緝拿歸案,同時繳獲涉案槍支彈藥一批。
張某說,自己在網上認識了廣東人李某,其販賣的槍支均來源于李某。自2011年4月起,他曾兩次隨李某到境外購買槍支,并將槍支彈藥偷運回國販賣。
與此同時,南寧市公安局派出另一路偵查力量趕赴四川,抓獲了陸某等3名嫌疑人,追繳了大批槍支。據嫌疑人交代,其中涉及的14支制式槍支來源都是廣東人李某。
警方介紹,33歲的李某是廣東汕頭市人,近年來在境外經商,并經常在網絡上以軍品“頂級藏家”的身份“以槍會友”。自2010年起,李某利用工作之便在境外購買各式槍支偷帶回國,2011年,他結識了哈爾濱的張某和南寧的劉某等人,隨后以張某和劉某為主要“下線”向國內販賣槍支彈藥。李某自2011年底起就一直身居泰國,即便春節期間也沒有回國內家中,同伙陸續落網引起了李某的警覺。
2012年5月9日,在泰國警方的配合下,將李某抓獲并押解回國。李某供述,2010年底,他穿越多國邊檢,第一次將槍支帶入我國云南。2011年4月,他又伙同哈爾濱人張某采取同樣的方式將在境外購買的槍支偷運回國,并在廣東、廣西兩地以快遞形式發往各地購槍者。2011年9月,他與張某、劉某共同前往境外購槍,由張、劉二人將槍支運回國內。
高壓打擊確保安全勿因愛好挑戰法律“紅線”
近年來,在公安部的統一部署下,各地公安機關持續深化緝槍治爆專項行動,對非法買賣、持有槍支彈藥等涉槍犯罪歷來保持主動進攻和嚴打高壓態勢。據了解,經過公安機關持續不斷地打擊整治,涉槍涉爆犯罪連年下降。根據公安部發布的數據,2011年,我國持槍犯罪、爆炸犯罪案件同比分別下降46%、39%,是涉槍涉爆犯罪發案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吳宏飛說,公安機關呼吁廣大群眾,積極舉報涉槍涉爆犯罪線索,同時要切實提高自身法律意識,不要為了滿足個人的收藏愛好去挑戰法律“紅線”,否則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