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的朋友在電信工作,通過她的關系,海口一名90后男子陳某不用預存話費,就給自己辦了3部四五千元的手機。這次的順利讓陳某嘗到了甜頭,也讓他萌生了借此“發財”的念頭。于是,他幾次開著寶馬、奧迪等名車找這名在電信工作的朋友,以給領導送手機、預存話費、辦理寬帶為由,借用從網吧里拿到的他人身份證信息,3個月內陸續從電信營業廳拿到了180多部手機,價值30余萬。騙得的手機,全部被陳某及同伙轉手賣出。
5月28日,因涉嫌詐騙罪,陳某和堂弟及另一同伙被海口龍華區檢察院批準逮捕。
認識電信公司業務經理用假信息騙183部手機
陳某今年22歲,海口美蘭區人,初中文化。陳某沒有工作,自己租房子住。但平時,他總是打扮得很像富二代,開著寶馬、奧迪,用著高檔手機。中國電信海口公司的一個業務經理蔡某稱,就是看陳某不時開名車,她以為陳某很有錢,才給陳某辦理了那么多的手機券。
蔡某與陳某的哥哥認識,因此,陳某與蔡某也見過幾次。一開始,陳某找蔡某幫忙,是想給自己弄幾部手機玩玩。向蔡某打聽之后,蔡某給他介紹了公司針對單位制定的大客戶免預存話費送手機業務。陳某并不符合條件,又很想要通過這個方案拿到手機。于是,他偽造了身份,通過蔡某的幫忙,拿到了3部手機。這次的順利,讓陳某動起了歪腦筋。
2011年8月,陳某讓蔡某幫她辦理一批手機,用來送給領導。蔡某告訴他,要辦理業務,需要這個單位職工或職工家屬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并以他們的名義辦理。于是,陳某讓“么蛇”(在逃)、劉某(今年19歲,海口人)等人幫忙弄一批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么蛇”和劉某等人在海口靈山鎮一網吧,調取了上網人員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交給陳某。之后,陳某找了人,用調取來的信息制成假的身份證復印件。就是用這些假的身份證復印件,陳某從蔡某那里,分3次套取了65張購機券。這些購機券,面值從3600元到5200元不等,總價值為23.845萬元。陳某用這些購機券,從電信代理商處領取了65部手機。
去年9月,陳某又通過蔡某,通過預存2400元話費獲得3600元購機券的方式,辦理了14張購機券,并從代理商處套取了14部手機。通過這種方式,陳某等人給電信公司造成手機差價損失16800元。去年10月,陳某將之前弄來的假身份信息、虛構的裝機地址提供給蔡某,由蔡某申請辦理寬帶,拿到了104部價格為880元的華為手機。這批手機價值約為91520元。
電信公司向警方報案3人涉嫌詐騙被批捕
3個來月的時間,陳某及其同伙共套取了183部手機,總價格達34.677萬元。這些手機,陳某叫來堂弟陳某某(1994年生,犯案時不足18歲)、劉某一起,將手機賣給朋友以及街邊收手機的攤販。手機賣出后,陳某將賣手機的錢全部用來吃喝玩樂和買彩票了。但手機賣了,錢花了,后續問題也出現了。
免預存話費送手機的,按照電信公司規定,要消費兩年,并按月交話費。預存話費的也要補交部分消費限額,寬帶要上門安裝。陳某騙得手機后,這后續的工作卻沒有跟上。為了防止被發現,在蔡某催著交話費的時候,陳某還給部分手機號交了話費,但一直沒有使用這些手機號。
手機欠費,使用率很低,寬帶無法安裝等等問題相繼出現,電信公司很快發現不對。在陳某遲遲未補交話費的情況下。去年12月,電信公司向警方報案。
今年4月21日,陳某以及堂弟陳某某、劉某等人被海口龍華公安分局刑拘。5月28日,海口龍華檢察院以陳某等人涉嫌詐騙罪,批準逮捕陳某、陳某某以及劉某。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