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電腦病毒防控機構卡巴斯基實驗室28日發布報告,確認新型電腦病毒“火焰”入侵伊朗等多個中東國家。病毒用于竊取信息,部分特征與先前攻擊伊朗核設施電腦系統的Stuxnet蠕蟲病毒相似,但結構更復雜、損害更大。技術人員以“網絡攻擊武器”定性“火焰”,推測這一病毒可能有政府背景。專家稱這種病毒很可能是已發現的最復雜惡意程序之一。
病毒程序構造復雜前所未有
目前,研究人員還不清楚這種蠕蟲病毒(Worm.Win32.Flame)最早是如何進入電腦系統的。不過,卡巴斯基實驗室最早在一些聯合國下屬機構(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電腦中發現了該病毒的蹤跡。當時,該組織發現,來自中東地區的敏感文件莫名奇妙丟失。
專家介紹說,這種新型病毒最重要的應用是它的間諜功能。感染該病毒的電腦將自動分析使用者的上網規律,記錄用戶密碼,自動截屏并保存一些文件和通訊信息,甚至可以暗中打開麥克風進行秘密錄音等,然后再將竊取到的這些資料發送給遠程操控該病毒的服務器。
“火焰”之所以擁有如此強大的間諜功能,是因為它的程序構造十分復雜,“火焰”所包含的代碼數量相當于之前發現的“震網”病毒(Stuxnet)或“毒區”病毒(Duqu)的20倍,此前從未有病毒能達到這種水平。它可以通過USB存儲器以及互聯網進行復制和傳播,并能接受來自世界各地多個服務器的指令。一旦完成搜集數據任務,這些病毒還可自行毀滅,不留蹤跡。
已入侵伊朗等多個中東國家
雖然這種病毒是在最近才被發現的,但很多專家認為它可能已經存在了5年之久,包括伊朗、以色列、黎巴嫩、沙特和埃及在內的成千上萬臺電腦都已感染了這種病毒。而且這種病毒的攻擊活動不具規律性,個人電腦、教育機構、各類民間組織和國家機關都曾被其光顧過。電子郵件、文件、消息、內部討論等等都是其搜集的對象。
伊朗全國電腦緊急狀況應對小組證實發現這種病毒。這一機構在它的英文網站發布消息,說“火焰”可能關聯伊朗數起電腦系統信息失竊事件。
“火焰”被曝光以后,伊朗已經決定對該國所有官方機構的電腦系統進行緊急檢查,以便排除可能受到的病毒襲擊。
俄羅斯著名電腦安全公司卡巴斯基高級研究員羅埃爾·斯考文伯格表示:“如果‘火焰’病毒真的已經存在了5年而沒被發覺,那么唯一合乎邏輯的結論是,肯定還有其他正在進行的網絡攻擊,只是我們尚未發現而已。”
以色列高官暗示與病毒有關
以色列分管戰略事務的副總理摩西·亞阿隆29日說,以“火焰”等電腦病毒發起攻擊等方式阻止伊朗核活動的做法“合理”。
亞阿隆告訴以色列軍方電臺,“對于任何視伊朗有重大威脅的人,采取不同措施以牽制伊朗的做法合理,包括那些(措施)”,即指以電腦病毒攻擊伊朗。他說,以色列技術資源“豐富”,“那些工具(電腦病毒)為我們開放各種可能”。
以色列和美國等一些國家指認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伊朗方面堅稱自己的核計劃出于民用目的。
在此之前,伊朗核設施內的計算機系統曾多次遭到“震網”和“毒區”的攻擊,一些用于鈾濃縮的離心機因此無法運行。伊朗石油部門網絡系統也曾遭某種電腦病毒襲擊,最大原油出口基地立即斷網防止病毒擴散,原油出口未受影響。
伊朗官員曾指責美國和以色列開發、擴散了旨在破壞伊朗核計劃的“震網”等病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