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承德5月31日電? 近日,像往常一樣每天來避暑山莊晨練的承德當地民眾發現,山莊門外的墻上多了一則通告:“嚴禁攜帶鑼、鼓、京胡等樂器及高分貝擴音設備、設施進入景區;嚴禁在景區管委會規定時間、規劃區域外組織開展未經景區管委會批準的各類群體性體育、娛樂、唱歌、跳舞等對他人游覽構成影響的活動;嚴禁在山莊里撈魚、摘花、遛狗等……”
據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管理委員會介紹,為凈化景區旅游服務環境,該景區管理委員會和承德市公安局旅游公交治安分局于5月份開始展開旅游秩序整頓,凈化避暑山莊景區環境活動。活動通告一出,當地民眾對這一規定褒貶不一。
世界文化遺產避暑山莊始建于1703年,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從事各種政治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歷經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約90年建成,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在當地民眾眼里,避暑山莊不僅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產,更是這座城市的“大公園”。
自上世紀60年代末開始,承德人逐漸習慣了在山莊內進行晨練。每天早晨6時,山莊大門一開,約2萬名市民來此健身、休閑、娛樂。久而久之,晨練的民眾按照各自的興趣組成了不同的群體,跳舞、打拳、練劍、踢毽球……晨練的市民遍布山莊的角角落落。
此次“新規”一出,70歲的霍桂賢說,“早晨8點以后就不能在麗正門、德匯門廣場上唱歌、跳舞了。想繼續,得挪到游客不常去的東湖區。可那邊都是土,不適合跳舞,又很曬,我們這些老人哪禁得起長時間曬。”
“我們也知道這些舉措是為了游客有個更好的旅游環境,也支持管理,不過這時間卡到8點有點兒死。出了山莊,哪兒有這么好的地兒!”一起跳舞的張阿姨說。
網友“柚子?蜜”認為,“撈魚撈蝦、野餐開火的,確實該整治。但唱戲跳舞、吹鑼打鼓的,恰恰可以展現人文山莊、和合承德的一面。”
記者通過多次采訪了解到,部分承德民眾不愿離開山莊晨練的原因,有的是時間久了,習慣了;有的是離家近,方便;還有些是覺得山莊環境好,沒有比這更適合的地方了,在山莊里鍛煉是一種享受。但多數承德民眾還是用實際行動表達著對山莊環境整治舉措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承德市民王偉是山莊環境整治舉措的支持者:“早該治理了,每天的晨練大軍和皇家享受度假不符。山莊不是體育場,更不是自由市場,外地游客一進山莊還以為走錯了呢。”
50歲的劉先生表示舉雙手贊成,“承德的百姓都愛山莊,可這里畢竟是皇家園林,不是街心公園。咱把這兒當成自家公園了,可游客來賞得是景,不是和他們家街心公園里一樣跳舞的隔壁鄰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