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搞研究,她的成績從班級21名滑落到33名;面對父親的反對,她毅然決定“放棄”高考,繼續自己的科研之路……日前,“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結果揭曉,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段沛妍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了生物化學類別的一等獎。
“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學競賽的“世界杯”之美譽,是全球最大規模、最高等級、也是唯一面向9至12年級,即初三至高三的中學生的科學競賽。競賽學科包括了所有自然科學和部分社會科學內容,它為全球最優秀的小科學家和發明家們提供了互相交流,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的舞臺。
今年,全球約70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名青年科學經過446個關聯賽事的選拔,最終參加了本次大獎賽的角逐。參賽項目要接受科學領域的超過1200名評委的現場評審。今年的大賽,中國大陸代表隊共派出19個項目27名學生參賽,有12個項目20人獲獎,共獲得16個獎項,在參賽國家和地區中排名僅次于美國和加拿大。
能在這樣的賽事中獲得一等獎,絕不是易事。段沛妍的成功并非偶然。她的“發現”動力源于幫助患糖尿病多年的爺爺。前年暑假回家看爺爺的時候,她發現當地人一直用地黃根泡的茶緩解糖尿病,她猜測地黃中含有治療糖尿病的“秘密”,于是開始了兩年之久的發現之旅。華東師大二附中的創新實驗室也給予了段沛妍很大的幫助,以及學校附近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華東師大以及上海交通大學等機構和高校,愿意為中學生研究活動開放自己的高端實驗室。最終,段沛妍自己設計計算機模型,用計算機分子對接技術找到了地黃中的“黃金物質”——桃葉珊瑚苷。
說到段沛妍的成功之路,華東師大二附中校長何曉文說,成績的滑坡一度讓孩子的父親反對她繼續搞研究,為了去美國參加今年的“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她毅然決定“放棄”高考,甚至沒有參加高三學年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何曉文告訴東方網記者,如果一個國家的孩子沒有創新能力,那么這個國家就沒有競爭力,沒有明天?!半m然遭到家人的反對,但是段沛妍仍然放棄高考選擇走科研的路,這是了不起的決定。人生有很多選擇,高考不是唯一的?!?/p>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